第二百八十五章:三人成虎(1/2)

第287章三人成虎

后世之人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海禁是明朝开启的。

实则不然,最先开启海禁的是元朝。

不过元朝实行海禁是在战时,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为了防止军情外露,其二是为了阻止沿海商人向敌军出售物资。

战事结束,海禁取消。

到了元末明初,沿海地区的倭寇之患十分严重。

然后就有了老朱那张接地气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除了倭寇,当时的张士诚余党在沿海地区的贸易割据,对刚刚成型的明朝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正所谓遇事不决翻史书!

然后,朝廷就发现了元朝的海禁神术,这招一用,甭管张士诚余党还是倭寇作乱,都有了显著的压制。

而寸板不许下海这句话,是出自嘉靖年间的抗倭大将·胡宗宪之口。

他在《筹海图编》之中提到,寸板不许下海是国朝明禁,而不是太祖遗训。

这口锅,老朱都不知道背了多少年。

不过无所谓,反正老朱身上的锅够多,也不缺这一口。

尽管如此,胡宗宪还是对这句话进行了说明:

法固严矣,然滨海之民以海为生,采捕鱼虾,有不得禁者,则易以混焉。

须申明祖宗之意,止禁双桅船只私通番货,以启边衅。所谓寸板不许下海者,乃下大洋入倭境也,非绝民采捕于内海,贩籴于邻省也。

所以寸板不许下海听起来狠得一批,其实对于渔民来说,只要你老老实实捕鱼生活,不要下海就蒙住一只眼睛要当海贼王的男人,朝廷也懒得管你。

可是玄妙之处就在于此,有些人白天上岸是良民,晚上上岸是倭寇。

同样是出自《筹海图编》的记载:

今之海寇,动计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耳。

所以戚继光之前,倭寇战斗力如此彪悍,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的猫腻。

不过这些都是嘉靖年间的事情,在正德年间,这些倭寇虽然也是祸患,还远远达不到嘉靖年那种程度。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朝堂诸公用来回绝正德皇帝想出海的理由。

看着被内阁退回来的奏折和理由说明,正德皇帝看都不看就扔到一边,有些愤慨的说道:“他们越不让朕做,越说明朕做对了!”

话音一落,正德皇帝就知道麻烦了,这话在豹房说没事,在乾清宫可不行。

一旁的张永听后吓了一跳,赶紧道:“陛下,朝廷上下与您是一条心的啊!不若宣欧冬卿入宫,听听鸿胪寺的意见。”

正德皇帝听后眼睛一亮,点头道:“有道理,去吧!”

此刻的欧藏华正在查看满剌加使臣带来的海图,同时心中也在思索,在正德朝可有善于海战的将领。

听到宫中传信,他只得放下手中的活计,入宫面圣。

才进入乾清宫,正德皇帝就把内阁退回来的奏折递给了欧藏华,神情郁闷的说道:“欧卿先看完这个吧!”

欧藏华接过奏折打开,前面一段是自己写的,后面是内阁提的意见,被正德皇帝否定之后,内阁还是坚持原本的意见,拒绝出兵海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