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朔州市(9)(2/2)

除了军事价值外,败虎堡还见证了明朝时期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的孙子把汉那吉在败虎堡投明,这一事件直接促成了后来的“隆庆议和”,使得长城沿线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了和平状态。可以说,败虎堡在明朝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今,虽然败虎堡的砖包已被拆走,仅存夯土残墙,但它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这座古堡不仅是平鲁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热门景点。站在败虎堡的残墙之上,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份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

此外,败虎堡周边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这里山清水秀,草木葱茏,与古堡的沧桑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游客在参观古堡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总之,平鲁区败虎堡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古堡。它不仅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军事设施,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不妨来平鲁区败虎堡一探究竟,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气息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6.平鲁区大河堡,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5c,这里西距长城仅1公里,是平鲁边塞的冲要之地。大河堡不仅边墙、边堡、边口、边村与漴漴流水相映成趣,更因其作为明朝古堡遗址而享有“塞外商栈”的美誉。

大河堡原名大水口堡,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是明长城大同镇的重要关堡之一。堡墙采用砖包结构,周长“周一里六分七步”,高度达到“高三丈五尺”,并且只设有东门,门上原本还建有门楼。如今,大河堡仍居山坡之上,四面黄土夯筑的残墙尚存,尽管砖石几乎被拆光,但它依然屹立不倒,默默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在大河堡内,尚存一方庙碑,碑文尚可辨认出“大同平鲁路”、“大水口堡”等字样,这是大河堡历史的重要见证。此外,还有一块石匾,上面阴刻楷书“汤永固”三个大字,据说原嵌在关门额上,如今已成为大河堡的又一标志性物件。

值得一提的是,大河堡还是电影《驴得水》的拍摄地,这部影片的成功也让更多人对大河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大河堡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同样迷人。汤溪河汇聚了大河堡周围多个村庄的泉水,形成了古志书记载的“汤溪河”,成为平鲁境内的古八景之一。沿河而行,可以欣赏到秀美的山水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总之,平鲁区大河堡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古堡。无论是追寻历史的痕迹,还是欣赏自然的美景,这里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希望您能亲自来大河堡,感受那份独特的魅力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