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可法(1/2)
很多人认为史可法是“平日束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腐儒,本水忍不住想说几句。
先看史可法经历。
史可法是崇祯元年进士,先授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八年为南直隶布政使司参议,负责镇守池州、太平两地,后改封副使,巡行安庆、池州等地,监江北军队,随卢象升剿贼,次年升佥都御史,巡抚沿江军务,十一年,因未能平定流贼获罪。
当了崇祯皇帝的出气筒。
因为十一年时,建虏入关,精锐入卫北京,卢象升战死,指望缺兵少将的史可法平定流贼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大概是因为知道这点,崇祯只让他戴罪立功,未曾降职。
十二年,史可法守岳父丧,期满升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随即升南京兵部尚书。
南京兵部尚书属于明升暗降,大概率是周延儒的手笔,毕竟史可法在漕运总督任上搞掉了不少人,可能就有周延儒的小弟。
总之,史可法是一步一个脚印,很踏实的升迁路。
腐儒影响,应该是从扬州之战得出的结论。
甲申之变出江北,弘光元年守扬州,七日城破,比南宋末年李庭芝坚守一年差太远了,但是仔细分析起来,两人得处境相差很大。
两人都是管淮扬军务,也就是从淮河到长江之间得地区。
李庭芝是二镇扬州,极得民心,因此军民齐心坚持了一年之久。
而史可法退回扬州时,扬州刚被高杰祸祸过,甚至这家伙了为了占据扬州公然攻城,民心已失,清军兵临城下还能防守而不是直接投降,已经是史可法能收拢民心的体现了。
其次是麾下大将,李庭芝麾下各将包括盱眙、泗州等地守将,大多是打到粮尽才投降的,有力地策应了扬州战场,而史可法麾下大多是带路党,比如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部将李本深杨承祖、瓜洲总兵张天禄张天福等人。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