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六 建国大礼(四)(1/2)
张叔夜见阿布纳斯尔都没有砍价,暗自叫苦,直说是自己买亏本了,但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也是无奈的事情。
二人随即谈定了细节,然后草签了条约。这个协议称作《西域条约》是《石见国条约》之后中华崛起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的平等协议。
协议签订之后,阿布纳斯尔匆匆返回了安集延向桑贾儿报信,只有桑贾儿认同这个协议并且签字盖章后,把协议送回来华夏军“用宝”(盖章)后才能生效。
桑贾儿走后,楼兰州的张久亮、伊斯马尔、李俊喜等也都来了,建国的各种条陈也随即公布。诸将都盘算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爵位,整个八剌沙衮都是喜气洋洋的。
文官们来到了八剌沙衮后,先后公布了建国的《赏爵条陈》、《四大部洲建国条陈》、《军衔条陈》以及《退伍条陈》。其中军衔条陈公布不久后,就把各主要的将领的军衔定了下来。
种师中为大将军军衔、折可求、刘光世领衔上将军、折赛花、吴麟等将军领衔副将军,杨志、吴震等领衔偏将军,这个军衔一经公布西军上下也是起了一些波澜。
种师道就是想看看诸将的反应大不大,因为这个将军名号随着征战还可以提升,重要的是马上要进行的封爵。有了爵位就意味着是贵族了,还可以在海外建国了。如果军衔大体能够接受,未来赏爵也就顺利了。
军衔公布之后,种师道暗中派人打探,结果返回的信息还算满意。只有少数人对于刘光世授上将军军衔有些微词。刘光世的军功毕竟不多,但是他是西军创始的三大家之一,所以也说的过去。有些人对处于对高怀远的补救,封赏高宠的军衔有意见,但是现在高怀远已死,高宠毕竟是犯错之人,不加处罚已经是恩典了。这次给一个副将的军衔也是有些高了。
现在高怀远已死,高宠显然没有达到高怀远的地位,当初勉强算作西军四大家的高家显然已经不存在了。高家的骑兵部队已经被分散道各营了,最重要的是高宠押送高怀远的灵柩去了延安,根本不在军中。所以这个授衔的小波澜也就过去很快就过去了。
对于种师道定下的五等十级的爵位,种师道赏赐还是非常谨慎的。他决定现将现有的从军的将军找出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分别赏爵,这样如果无争议就可以顺利的将爵位赏下去。
种师道宣布的公爵只有一个就是种师中,种师中被授予了安国公。侯爷受爵的两人,折可求授予平东侯、刘光世授予武毅侯、折赛花授爵安国郡主待遇与侯爵同。
侯爵虽然没有明确的划分等级,但是在当时习惯上还是以“征镇安平,东南西北”为顺序对爵位定一个高下。一般情况下“征”字很少被授予,因为有“礼乐征伐出自天子”之说,如果各一个人授爵中有“征”字,则表明这个人就有了军政大权。所以这个“征”授予非常罕见,即使有最多多也就授予“征*将军”之类,很少把“征”授予公侯之位。
这次折可求的平东侯还是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平”字虽然比“镇”、“安”要低一些,可是这个“东”却是方向中的排名第一的了。对比一下朝廷授予种师道的平西侯起码高了两个等级,刘光世只是占了刘延庆这个西军三大家的光了,武毅侯属于一个杂牌的侯爵了。到时候折赛花的爵位不低,毕竟“安”比“平”高,“国”又高于“东南西北”四方,所以授予的3个侯爵,应该是在太原府的折赛花的爵位最高。
伯爵中也只是暂时授予了3人,其中吴麟设定为一等镇西伯,这个伯爵位置跟侯爵就差不了多少了,种世虎为二等镇东伯只是比吴麟低了一点点,武松为三等忠义伯就属于杂牌的伯爵了。
子爵暂时授予了三人,但是子爵就就没有名号了。了远赴东瀛扶桑国的栓子授予了一等子爵,杨志授予二等子爵,吴震为三等子爵。
男爵授予了二人即辛宗义、李俊。男爵的授予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就是男爵可以不是在职的将军,只要为西军和华夏军作出过贡献就可以。
辛宗义和李俊的称号都是“敕封男爵”,也就是说他们子孙还可世袭一代成为“恩封男爵”,男爵虽然不能在海外建国,但是也可以有自己领地,所以这种封爵也让所有围绕在华夏军周围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华夏军不断的进取。
爵位封赏一经公布,华夏军上下都是算计着自己能够得到什么爵位。比胡三和种世豹他们的功劳肯定要比种世虎大一些,所以一个一等伯是少不了的,只不过是个名号问题。王定六、时迁等人则捉摸自己怎么也要比栓子、武松等人要高一些吧,能不能到二等伯不好说,但是一个“征镇安平”的字号少不了的。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