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番薯成熟(1/2)

两仪殿内。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的主要大臣,全都集中在一起。

李世民召集群臣,便是商议王剪关于东突厥那块地盘的安置问题。

王德举着王剪写的奏疏,和参会的大臣念了一遍。

接下来就是大臣们一条条讨论定夺。

因为牵涉太大,需要商定的东西太多,这场会议一直讨论了三天,才最终完成。

“哎,真累。”

“拿着这丁点俸禄,干着一大群人的活,这逼官当的真没意思。”

“看来还要继续搞些能干的人进朝廷帮忙,这么忙下去,迟早短命。”

离开两仪殿的时候,王剪在心底骂骂咧咧。

这次商议,说是群策群力,可很多有争议的地方,还是要他想出折中的办法。

特别是激励大唐百姓迁移过去的政策,明明是户部的问题,最后变成了他的活。

回到县侯府,王天五跟他说了一个好消息。

“侯爷,第一季番薯已经成熟了!”

“我随机挖了几颗番薯,亩产估算有三千多斤!”

栽种了将近四个月,第一季番薯终于可以收获,王剪郁闷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明日上朝,我就向陛下说这个事,等下朝后百官一起去挖番薯。”

“你带屯田司的弟兄提前做好准备,挖番薯的工具、秤都要准备好,而且数量要多准备一些。”

“还有,备齐笔墨纸砚和桌椅,到时候陛下可能会题字。”

王剪生怕王天五准备的不够充分,于是小声叮嘱他。

番薯在大唐虽然不是第一次收成,但在李世民和百官眼中,却是第一次。

这可是头等重要的大事,马虎不得。

“侯爷放心,我现在把要准备的东西先整理出来,明日赶早就去安排。”王天五脸色严肃地点了点头,随后转身往偏院走去。

王天五真的很适合混迹朝堂,脑子灵活懂得变通,而且和上下属的关系处的很好。

王剪打算把他扶持起来,以后执掌屯田司。

晚宴过后,王剪和薛仁贵几人,聚在花园的亭子下煮茶聊天。

“兵部找你们连开几天会议,都在聊啥?”王剪好奇问道。

这几天,除了李世民召集重臣商议,六部的人自己也召开会议。

薛仁贵朝王剪解释说道。

“二哥,这次兵部召开会议,主要商议战后调防问题。”

“吐蕃、回纥、靺鞨诸部、契丹和高句丽等国家,虽然派遣使者向大唐臣服,可据兵部探子传回的消息,他们都在边境屯了重兵。”

“因此兵部决定在河北道、江南道和陇右道增兵,监视这几个国家的动态。”

这些对手,要么骁勇善战全民皆兵,要么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和大唐过两招。

“你们几人怎么安排?也随军过去驻守么?”王剪有些担心道。

二蛋和薛仁贵,现在都是中郎将,正四品的军中实权人物。

许虎是正五品左郎将,席君买是果毅都尉,也有统兵之权。

就连马大勇和马成才两个校尉,都是基层军官的扛把子。

“我们不用去守边关,不过要去各州道上任。”薛仁贵摇着头说道。

接下来,王剪把他们几人的去处,都了解了一遍。

二蛋被调去泸州,协助师傅程咬金掌军。

许虎被调去襄阳,在师傅尉迟恭手下做事。

席君买调去并州,协老师李绩掌管府兵。

马大勇运气好一些,竟然回绛州老家任职,而马成才则主动请缨,去玉门关驻守。

“成才,你怎么想去玉门关那等不毛之地驻守?”王剪疑惑问道。

东突厥被灭,玉门关也捞不到战功,而且又荒芜,去那里岂不是找罪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