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坏人念对了好经(2/2)

原本吴应熊不死,啥问题都没有。

可是,吴应熊死了,吴应麒潜在价值暴涨,谁都不知道吴三桂会不会让吴应麒继承大位。

再加上吴应麒是有儿子的。

有儿子,也是能够继承主君位的重要筹码。

也正因为如此,吴应麒更加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也导致了吴应麒与文官们的关系日益紧张。

“第三个,就是满清的安亲王岳乐率领的袁州军团了。”

吴国贵清了清嗓子,继续在地形图上给众人介绍。

满清的安亲王岳乐,是满清宗室里,少有的将才。

也是被康熙派遣到前线的将领中,唯一有经历过明末残酷明清战争,同时具有实战经验、宗室里硕果仅存的老将。

他率领的袁州(南昌)军团,原先驻扎在南昌,以南昌为基地,东抗耿精忠,西抗吴三桂,多次击退了耿军对江西各要地间的进攻,手下军队实战经验较为丰富,被康熙寄予厚望。

据探,该兵团的主要目标是从江西北部攻入湖南,威胁长沙,切断岳州吴军的物资供应。

“现由国相率军,驻扎在醴陵、萍乡,阻挡清军岳乐部,据前线来报,岳乐正率满汉大军,从袁州向萍乡出发,意图攻打夏国相部。”

听到这里,方光琛皱着眉头,提了个担忧。

就是萍乡是湘赣交界要地,萍乡之后一直到长沙,都将是无险可守的一马平川,假如清军冲出萍乡,则直接威胁吴军在湖南的心脏地带,到时怎么办?

方光琛说这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很直白地质疑夏国相的能力了。

一旁的吴三桂却是微微皱眉,稍显不悦。

因为,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宠臣加女婿,外臣再亲,哪有女婿亲。

“方相放心,王爷已遣高大节、韩大任领三万主力,经攸县入赣,攻打吉安了。”

“等他岳乐打萍乡,我们就从吉安打他袁州,断他后路。”

方光琛担忧的事情,吴三桂麾下诸将早已推演过。

考虑到久守对吴军不利,因此打算利用萍乡,诱敌深入来攻。

因此干脆由夏国相率精锐万余人,驻守萍乡县城。

同时在城外的制高点来龙山、七星台驻扎三营兵卒,架起炮台,互为犄角。

同时夏国相所辖的高大节、韩大任部则趁虚攻打吉安,侧击袁州,阻断岳乐退路。

这是一个有风险的布阵。

如果吴军能守住萍乡,高大节部攻克吉安后再打袁州,岳乐则被堵在萍乡——袁州中间的山道里,连打都不用打,岳乐全军别说吃饭了,想喝口水都难。

如果吴军守不住萍乡,夏、高两部则被高耸的武功山隔阻,互不呼应。

吴国贵对这个布阵还是很有信心的。

因为夏国相除了带着万余精锐防守萍乡外,还有三千倮倮兵。

这三千人,都是从云贵土司那里要来的彝族苗兵,擅长山地作战。

在萍乡那种山地防守战中,有这三千苗兵,可谓如虎添翼。

见吴国贵信誓旦旦,方光琛也只能作罢。

其实,方光琛问的这个问题,是吴世璠提出来的。

吴世璠给吴三桂的书信里提到,萍乡为要害之地,请吴三桂增兵援要。

吴三桂何尝不知萍乡重要,早早就派自己的大女婿布下精兵把守萍乡,对吴世璠的建议不以为然。

但还是对自己的孙子小小年纪,能有如此眼光感到欣慰。

而从方光琛的角度,是站在自己长沙巡抚的角度上出发,毕竟萍乡一丢,自己的长沙巡抚也就做到头了。

至于书信里面说到的“请派兵驻防永新县”,吴三桂更是觉得吴世璠说的幼稚可笑,只要萍乡守得住,吉安攻得下,后方的永新县,驻不驻防又有什么所谓。

见方光琛颔首称是,吴国贵继续指向地形图上的浙江方向。

“第四个,是由康亲王杰书、贝子傅喇塔统领的浙江军团,主要目标是击退耿精忠派往温州和衢州附近的曾养性、马九玉部,解除耿军对江南的威胁。”

“也就是说,现在清军共有三支军团,是来对付我们的,而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湖南。”

随后又提到南方的广西局势。

原清廷广西提督的马雄、抚蛮将军孙延龄,在吴三桂贴身侍卫出身、宣威将军董重民的调和下,双方已经达成和解。

马雄、郭义从柳州出兵,孙延龄从桂林出兵,联合镇守粤西的祖泽清部,出兵广东,连陷雷州、廉州、德庆、肇庆、电白,兵进逼新会,新会守将、水师副将赵天元见反清盟军势力庞大,献城投降。

“据报,福建的郑王(郑经)已遣部将刘国轩,从福建出兵,救援潮州的刘进忠。”

“如若潮州被郑王拿下,兵进惠州,则可实现当年李晋王的‘东西并举、会师五羊’的战略啊。

“哈哈哈……”

节堂内一片哄笑。

谁都没有想到,当年李晋王生前孜孜以求的战略部属,居然由吴三桂的反清联盟在此时刻,以这种方式实现了。(作者吐槽:坏人念对了好经。)

听到吴国贵这样清晰地解释了大军的战略布置,方光琛心中也是大定。

随后,问出了吴世璠书信中提出的一个担忧:

“假如郑王拿下潮州、惠州,只剩一个广州的平南藩,还有留下来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