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张嘴就骗(1/2)

看着面前单膝下跪的两个暗卫,吴世璠心中大为欣慰:还是有不怕死的。

这样,或许还有机会改变吧。

待吴世璠示意二人起身后问道:

“两位,怎么称呼?”

“卑职余从龙、吴成鳌,见过殿下。”

听到“余从龙、吴成鳌”这两个名字,吴世璠忽然捏紧了拳头、气血瞬时贲张。

但不一会,拳头就松了下去,心中只是默默叹了口气。

是啊,当时的昆明已成孤城,城中业已粮尽,人相食。

人家给自己找条活路,哪里又不对呢?

上无能,何以苛责下?

想到这里,吴世璠收了收心神,对二人言道:

“两位将军,都是哪里人呢?”

“回殿下,卑职二人,都是福建人。”

“福建人?莫不是延平郡王帐下?”

二人有些不好意思,点头称是。

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1663)十月,荷兰军统帅博特(BalthasarBort)第二次从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率领荷兰军来到泉州。

为了夺回被“海贼”所“抢走”的台湾,博特与时任的闽浙总督李率泰、靖南王耿继茂提出协议。

提出清荷两军合作,在击败明郑军后,把台湾移交给荷兰。

耿、李二人为了拉拢荷军,答应了荷兰条件,代表清廷在协议书上签章,清荷联军成立。

十一月,明郑军与清荷联军大战于漳州,明郑军大败。

明郑军被迫放弃金门、厦门二岛,退守铜山(今福建东山县)。

清兵占金、厦,屠二岛。

次年(1664年),清军调满汉水陆入漳州,觑铜山。因明郑军伤亡过大,船舰破败且沿海无船可征。

郑经留下周全斌、黄延于铜山断后,自己率部返回台湾。

郑经走后,周全斌、黄廷率部属三万余人,前往云霄降清。

延平旧部,从此成为垦田兵。

从表面上看,清廷待明郑“投诚”水师不薄,实则顾忌重重,将部队拆零北上安置,一路“武装押送,雷厉风行地执行”垦田政策。

数万郑军,被分驻于“浙江、江南、江西、湖广、河南、山东、山西、四川”八省开垦荒地。(注:《靖海志》)

除了垦田,还被清廷要求要“永备提调”。

余从龙和吴成鳌,就是被“拆零北上”、四处提调的闽兵。

也正因为“无依无靠”的闽兵,才被踢来当吴世璠的暗卫。

……

吴世璠听闻他们二人的来历,一阵唏嘘后,直入主题:

“两位都是英雄,我就直说了。”

“我需要你们两人替我送信,一个是往东,一个是往北,需要经过清廷那里。”

二人对视一眼,似乎二人早已做了打算,余从龙言道:

“卑职愿往北。”

“卑职吴成鳌往东。”

看着二人眼神中的决绝,吴世璠点了点头:

“好,余将军先在门口等待,吴将军留下。”

待余从龙走出书房,只留下吴成鳌与吴世璠时,吴世璠从抽屉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份漆封信,还有二千两的银票。

“吴将军,这里有两份信。”

“一封先送到吉安,找到吉安将军高大节,把这书信送给他。”

“今日是二月初五,将军必须在二十日内送达。”

“二十日?殿下,此处距离吉安有3000里……”

吴成鳌担心吴世璠不清楚吉安有多远,赶紧提醒一下。

吴世璠却摆了摆手说。

“我知道,我给你准备了三匹马、半个月的干粮肉脯、甲胄,武器将军在武库自选,还有王府的手令。”

“在云贵湘,将军代表王府,畅行无阻。”

“高大节他要是问起我,你就说‘有高人为世孙指点’”

“若是问你还要去哪,你就直接说,你要送信去耿藩,具体何事,你也不知道。”

吴成鳌见吴世璠胸有成竹的样子,行礼领命。

“第二封信,是你到了吉安后,继续往东走,到蒲城,一定要在三月底前送给耿精忠。”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