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灾变初期的困难(2/2)

这也正是董南彪当前并不急于深入荒野区探索的根本原因。

try{ggauto();} catch(ex){}

比鼠潮和蚁潮更恐怖的是无尽海域怪兽形成的兽潮。

每一次海域兽潮爆发,都意味着沿海地区数座乃至数十座人类基地的覆灭。

相较于以上这三类怪兽而言,天空那些凶禽反倒是对人类威胁最小的存在。

毕竟凶禽来了,人类还有高射炮。

打不死你,吓一吓你也好。

炮弹打光了,人类还可以往地下掩体一躲。

等凶禽飞走后,大家再出来就行。

科学家们根据以往幸存者的死因做过初略的统计推断,得出一个极为接近事实的结论,那就是以上四种怪兽对人类威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海域怪兽、地面怪兽、地底怪兽、天空凶禽。

这一研究结论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各基地在大灾变初期的发展方向。

首先,此结论导致内陆的人类基地数量远远多过临海基地。

除了五大国,很少有其他势力会将基地建在濒临海域乃至靠近江河湖泊的地方。

其次,疯狂加固基地四面八方的城墙,让它们更高,更厚,更便于抵挡海域或地面爆发的兽潮,这一做法几乎成了人类各大基地的共识。

如此,便导致人类基地普遍比较缺金属,很难完全加固基地地面。

大多数基地选择利用极少数剩下的金属加固一些内部重点区域的地面,如工业区,科研区,农业区,武者区以及曾被地底怪兽破坏的区域等。

至于士兵的军营和普通人居住的生活区,目前都不在加固地面的目录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基地的管理者将士兵和普通人放弃掉,而是转换了一个发展思路,那就是加大力度研发地底生命力探测仪器,提前预判地底怪兽的入侵,再调集武者围剿。

如此,既能减少伤亡,又能省出更多金属,用以继续加固基地四周的围墙。

可谓一举两得。

唯一的问题在于,地底生命力探测仪器的研究进度相当缓慢。

以江南基地为例,截至目前,基地内最先进的地底生命力探测仪器也仅能探测到地面以下五百米深处,且因其块头过大,移动速度缓慢,单位时间内探测范围又不广,很难同时兼顾到整个基地,势必造成部分探测结果汇报时间延迟。

若要同时兼顾整个基地,又必须牺牲地底生命力探测仪的探测深度,同样会让其效果大打折扣。

探测范围和探测深度不可兼得。

这成了江南基地科学家们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科学家们也设想过再多造一批地底生命力探测仪器,布置在各个方位,形成探测矩阵,让信号完全覆盖江南基地。

到时候,人类便可实时监测地底怪兽动态。

想法很好……

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时间。

江南基地目前最缺的就是资源和时间。

无奈之下,科学家们的计划暂时只能胎死腹中。

或许,等到资源充足之际,这些被搁浅的计划才会继续开展。

也正因为以上计划的搁浅,使得地底生命力探测仪器在这次掘地蜈蚣入侵事件中表现并不好,延迟时间达到了十三秒。

十三秒,看似很短,却也无比漫长。

正是这延迟的十三秒,导致董南彪抵达江南基地西区的时间也因此延后,没有能够完全阻止入侵事件爆发,最终使得被掘地蜈蚣杀死的人数过千。

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