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田亩之议(2/2)

袁华在后方,将不断送来的统计数据进行细致分类整理,按照水田、旱田、山地等不同类型分别记录。罗显四处寻找先进的测量工具,并组织人员学习使用方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杨封时刻关注着各地水利设施与田亩的关系,确保统计数据的全面性。郑平则加强了地方治安巡逻,严厉打击任何企图干扰田亩统计工作的行为。

经过数月的努力,到了 1854 年 4 月 1 日,田亩统计工作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周同带着详细的统计数据来到御书房,向李争汇报:“陛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大明帝国的田亩数量已基本统计清楚。其中,水田共计[x]万亩,旱田[x]万亩,山地[x]万亩……”

李争仔细聆听着每一个数字,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着大明帝国的农业根基和百姓的生计。他说道:“此次田亩统计工作,诸位爱卿功不可没。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合理的农业政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提高农田产量,确保大明帝国的粮食安全和民生稳定。”

众大臣再次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愿为大明帝国的繁荣富强继续努力。”

随着田亩统计工作的完成,大明帝国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李争和他的大臣们将继续努力,以田亩为基础,推动大明帝国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不断向前发展,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明帝国依据准确的田亩数据,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比如,对于开垦荒地的百姓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扶持,包括提供种子、农具以及减免税收等。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百姓的积极性,许多原本荒芜的土地逐渐被开垦成肥沃的农田。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田地,制定了不同的种植指导方案。在水田地区,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加强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水稻产量;在旱田地区,引进耐旱作物,推广科学的种植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在山地地区,根据地形特点,发展林果业和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文涛还组织了一批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到各地农村,为百姓举办农业技术培训讲座。他们向百姓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土壤改良等知识,提高了百姓的农业生产技能。

胡欧在实地勘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地方存在土地兼并现象,导致部分农民失去了土地。他将这一情况及时汇报给李争,李争果断下令进行整治,打击非法土地兼并行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袁华根据田亩统计数据,对各地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对于田亩数量较多、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适当提高税收比例,但同时也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于一些偏远贫困地区,降低税收标准,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

罗显引进的先进测量工具和方法,在后续的土地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土地测量的准确性,也为土地规划、农田建设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杨封继续致力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完善。他组织人力物力,修复了一些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同时新建了一批水利工程,确保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水源。

郑平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治安管理,严厉打击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为百姓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李争和大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帝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田亩数量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稳步提高,百姓的生活也日益改善。而这次田亩统计工作,也成为了大明帝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