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你的楼主你的楼(1/2)

蔡京很惶恐,诚惶诚恐。

因为皇帝传他进宫,他也事先听到风声。

他的耳目众多,宫里,朝野内外,哪怕是有桥集团,六分半堂也有暗线。所以蔡京很快收到消息,不利的消息。

蔡京不敢去,也不得不去。

赵佶见了蔡京把王小石的信扔给了他看。

然后皇帝破口大骂:好你个狗奴才,背着朕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平日里你构陷大臣,排除异己,私占田产,强逼良女,这朕都忍让了。现在可好,贪到朕的头上来了,你这什么居心?

蔡京跪在地上,蜷缩着身子,他见龙颜大怒内心十分恐慌。可毕竟他起起伏伏,又为相多年,经历过太多风浪。也想好了应对之策。

第一条就是赖。死活不承认的赖,推得一干二净的赖,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赖,反正就是不认。这个也是大多数普通人遇到事的基本做法,不管对错,无论真假先矢口否认,赖了再说。

蔡京谦卑的道:陛下,老臣对天举誓,从未做出此等事来。这等草寇之言,岂可轻信?

赵佶怒道:你的意思朕还冤屈了你不成?这些证据你不认没关系,朕酌人一查变知真伪。你还想抵赖,要不一起去你的府邸看看,查抄你家产看看,是不是像信里说的!

蔡京忙道:冤枉,冤枉啊!老臣绝没此意,就怕查的人也受别人唆使,不据实禀报,再栽赃老臣。那我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赵佶心想你这老东西还说别人会栽赃你,真是够厚颜无耻的。自己干的好事,心里没数吗?

赵佶道:你这老东西还巧言令色,你素日来嫁祸的事没干过吗?现在倒怕自己被冤枉了,真当朕好欺!

蔡京辩解道:借臣一百个胆也不敢诓骗圣上,老奴确实没有干过这等事。苍天在上,如有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陛下如实在不信,老奴干愿一死,也不受这等诬陷屈辱。

赵佶看蔡京如此坚决,心中不免有些松动。

蔡京不只会用赖这招。还会第二招,装可怜。人是有感情的,好人恶人,男人女人,富人穷人都是有感情的。有了感情就会被打动,虽然这也是因人而异。蔡京此时就要开始打感情牌,让自己进一步脱困。

蔡京跪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如还念老奴多年来对圣上尽心侍奉,竭力分忧的份上,切莫牵连老奴家小,让他们能苟活于世,就感恩戴德陛下圣恩了。

赵佶本来就没想杀蔡京,要杀就不会叫他来。只是心里有气,要发泄发泄。还有不给他点颜色,不是这皇帝就太没谱了,威严何在!所以就是想教训教训蔡京,让他知道谁才是主子,该听谁的。

赵佶也平息了下怒气道:你胡言乱语什么?朕说要杀你了?你这寻死寻活的是做给朕看的?

蔡京重重的磕头道:老奴受圣恩多年,全依仗陛下才有今日。心里只想今后如何报答,以谢陛下的垂爱。

赵佶道:你总算还知道朕待你不薄,还算识相,有点良心。

蔡京又磕了几个头,额上也红了一块,并老泪纵横道:陛下的恩德,老奴时时记在心里,但不敢忘。也想着今后能多给皇上用心办事,鞍前马后,端茶倒水好好侍奉。若死了,其他倒不在乎,就是再也见不到陛下圣容,不能为陛下分忧,这实属终身憾事。

说完抹了抹泪痕。赵佶一看心里顿时也软了,气也消了一大半。毕竟也知道自己其实离不开蔡京,他也的确这些年供自己吃喝玩乐,无微不至。见他现在这个可怜样,于心不忍。

赵佶道:平身,你也别跪着了,起来说话。仟仟尛哾

蔡京擦了擦泪,站起身来道:谢陛下还宽恤老奴。老臣能遇上陛下这样的英明神武,贤德仁爱的圣君,真是如同再造,感恩万分。

赵佶笑道:你就少来这套了,我也知道你对朕还是忠心的,平日替朕办差也算勤恳。只是凡事适可而止,别过了头。搞得朝野内外不太平,朕也不安心。天下岂有不贪之人,你爱钱爱权朕清楚,别太招摇,事惹大了大家都下不来台,朕也保不住你!

赵佶肯定知道蔡京的好,蔡京的忠。送好玩意,送美女,他一直是鞠躬尽瘁,不遗余力的。也是赵佶离不开他的原因。

蔡京道:陛下之才干,驾驭群臣,不在话下。臣除了为陛下尽忠职守,无以为报。

赵佶大笑道:好好好,爱卿有这份忠心,朕甚为宽慰。

蔡京见一赖,二装可怜奏效。就开始用第三招,反咬一口。反咬的要点就是要咬的准,咬的狠。

蔡京道:陛下,这王小石诬陷朝廷命官,其罪不可恕!

赵佶道:王小石的罪我已免了,你就不要再多说了。

蔡京道:臣是怕如果这等人不惩戒,以后冒出个张小石,李小石,陈小石的随便弄个东西就可以构陷大臣,这朝堂之上岂不人人自危,还如何用心为陛下效力。

赵佶一听似乎有些道理,细想了下就说:朕已答应太傅,免了王小石的罪,不好食言吧。何况你这事我也不想点破,有没有自己心里清楚。大家就各让一步,不要互相咬着不放了。

蔡京沉思了片刻道:可王小石刺杀了傅宗书,这等凶恶之徒,怎么可以留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身负如此重罪怎么能这样饶恕于他。

赵佶听了也有些犹豫,又道:这让朕有些为难,毕竟朕也不能出尔反尔。太傅也说会约束管教他,改其心性。再说朕有耳闻,此人却有过人之处,是个人才,我看蔡卿此事就作罢了吧?

蔡京急忙说道:陛下切不可为了一个草寇坏了法度,这恐难服众,望三思而后行。

赵佶又没了主张,心里有些烦乱,就说道:容朕在思量一番,你也别多言了。先退下吧,以后行事谨慎些,别再惹是非了。

蔡京见状也不敢再多理论,心想自己逃过一劫已算不易,这王小石等日后再做计较,便叩谢圣恩退下出宫了。

赵佶为这事心中郁闷,一面是太师,自己的娱乐大总管。一面是太傅,自己的授业恩师。

自己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所以他决定去杏醉楼去放松一下,别的皇帝遇事拿不定主意,一般都会招大臣商议。赵佶则不然,他不走寻常路,去逛青楼。

“行幸局”专门挖了一条地道从宫中通往杏醉楼,方便其出宫幽会。

入夜,赵佶带了十几名侍从探访李师师。之前御前侍卫早已在楼里布置,守卫。

李师师见赵佶来了,也恭敬相迎。赵佶见了美人也龙颜大悦。

李师师双颊酒红,烟娆香缭,云袖一舒把皇帝轻拽入座。

斟酒笑敬,赵佶两眼已眯成一条线,一把搂住李师师的细腰。

赵佶佻笑道:美人,真是想煞朕了。

李师师嫣然一笑,芊指在赵佶嘴边一划,细声道:官家急什么,先饮一杯,你好久没听师师弹琴了!

赵佶笑道:好好好,朕喝便是。美人快快为朕弹奏一曲。

李师师有意的弹了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是出自北宋大家苏轼之手。表意是说三国一代儒将周瑜年少有为,意气风发,胸有韬略,在赤壁勇破曹军。江东佳丽小乔和周瑜两人又情投意合,神仙眷侣,颂扬周公瑾江山美女皆而有之,让人羡慕,只可惜还是英年早逝。

可苏轼也吊古伤怀周瑜的壮志未酬,来影射自己的官场示失意,被贬官下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岁月渐逝,前途渺茫。曲风隐隐有哀伤之意。

赵佶是懂音律的,听着不免心中有些烦闷,神色不似之前那么欢悦。

李师师见状也趁势引了话题问于皇帝为何惆怅。

赵佶也不回避,心里有事,也确实想找人倾吐一番。就把王小石的事,诸葛先生和蔡京的事都一一道来。

李师师则劝解赵佶不用太过操心,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李师师认为王小石此人江湖声名远播,武林豪杰都很认可他。民间的口碑也很好,王小石善良,仁厚,乐于助人。不论是江湖上的济世救人,还是京城里为老百姓看诊医病,都有良好的一个形象。如果皇帝把王小石杀了,那民心向反,积怨更深。何不开恩放他一马,这样百姓也觉得皇帝很贤德仁慈,可以为自己赢得民心,借此重树明君之风。

第二,王小石江湖上朋友很多,不乏那种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的。如果他有不测,那些江湖草莽还不恨死皇帝,肯定有人想着为他报仇。一旦都进了京,那不是翻江倒海,三天两头有人要行刺皇帝。虽有禁军,大内侍卫护驾,可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赵佶听了心中一震,第一条有些道理,可他更在乎第二条。如果这杀手,刺客不断要杀自己。那以后这日子怎么过得好,再也不能随便出宫微服私访了,就是躲在宫里也不难保万无一失。心里立刻就有定夺,也不准备治罪王小石了。

所以有时忠言也好,逆耳也罢,不及枕头风一吹,床榻香一闻,春宵心一荡。

可在另一个地方,可就没有如此香艳,相反充满了严肃。

金风细雨楼,红楼之巅。

戚少商站着,无情坐着,孙青霞靠着。

无情还是那么孤傲,冷漠。

戚少商依旧是潇洒,冷傲。

孙青霞身上有伤,所以他靠着轩榥,可依然身姿笔挺,面色坚毅。

戚少商悠悠然道:好美的夜景。

无情冷冷道:夜景虽好,不知你心情好不好?

戚少商狐疑道:大捕头此话怎讲?

无情道:用嘴讲,怎么讲?

“那你请讲”

“我再问你,你还没讲”

“讲什么?”

“讲你心里想的”

“我心里想什么?”

“你心里想的,要你自己讲”

“即是心里想的,何为要讲?”

“你可以不讲,可我想听”

“你想听,我就要讲?”

“是,因为你讲的是大家想听的”

“所以我必须讲,讲给大家?”

“对,因为你是楼主”

“我可以不当这个楼主”

“可你现在还是楼主”

“王小石回来了,他才是楼主”

“所以这是你要讲的,要交代的”

“我讲了什么?”

“让位”

戚少商没有说下去,静静的站着,背负着一只手。

因为他只有一只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