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称帝后,刘标带着太子亲征曹操(2/2)
待得刘标入主位。
try{ggauto();} catch(ex){}
刘乾则是跟侍中陈应和庞林一样,立在刘标身侧。
“参见陛下。”
“参见太子。”
众将吏拱手问礼。
叙礼后。
刘标看向庞统:“士元兄,许都最新动静如何?”
庞统不假思索:“曹操自许都出兵,正前往陈国的阳夏城,约有万余步骑。”
阳夏城在陈国西北位置,靠近陈留。
曹操此意不言而喻:不论刘标是真打陈留还是声东击西,曹操都能及时应对。
曹操同样只出了万余步骑,也是在告示刘标:孤还有足够的兵马可以调动!
刘标笑道:“果如士元兄预料,曹操现如今在许都囤积的粮草,不足以支持大军决战。”
“故而,明知朕在青、兖、荆的用兵只是分兵之计,依旧选择了分兵应对。”
“正面战场上,反而只有万余步骑。”
庞统凝声道:“虽然只有万余步骑,但这万余步骑,必定是曹操培养的精锐,不可小觑。”
宋宪扬声道:“桃源军征讨南北,同样是精锐,又何惧曹操。请陛下许我为先锋,亲往阳夏搦战。”
作为最早追随刘标的骁将之一,宋宪如今也从校尉正儿八经的成了将军了。
单独放出去,都能独领一军镇守一方。
然而,如今天下尚未一统,宋宪更愿意待在桃源军,追随刘标建功立业。
毕竟,有吕布、刘备、赵云、关羽、周瑜、张飞、张辽等在前,让宋宪一个骁将独领一军,未必能有机会立大功。
封候拜将,靠的更多是机遇。
就如关羽晋升前将军、赵云晋升卫将军、周瑜晋升左将军、张飞晋升右将军、张辽晋升后将军。
都是靠去年战绩来的。
而如太史慈去年留在了彭城,未能参与北征之战,就没有足够的功绩晋升。
刘标赞了宋宪的勇气,没有同意宋宪的请战。
先锋的胜败会影响三军的士气。
除非这个先锋是故意去诈败的。
有赵云和张辽在前,自然还用不到宋宪去当先锋。
更何况。
是否要去搦战,得看具体的战术安排。
刘标又道:“曹操举兵而来,又只带万余人,应是想等其他三面的战事有结果。”
“若跟曹操在这对峙,反遂了曹操的心意,这也会让我方变得被动。”
“朕有意再分兵马,让卫将军和后将军分取陈留和陈县,士元兄以为如何?”
庞统问道:“谁来留守睢阳?”
刘标轻笑:“自然是朕亲自留守睢阳城。”
赵云面色大变:“决不可如此!陛下如今身份,已不同往日,岂能轻易涉险?”
众将亦是纷纷相劝。
若赵云和张辽都分兵走了,睢阳城就空虚了。
这太冒险了。
刘标摇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用兵之道,正兵决战,奇兵决胜。”
“此番兵出四路,四路兵马都是势均力敌;若不出奇招,又如何能打破均势?”
“待曹操兵至,由后将军去取阳夏,卫将军返回睢阳。”
“只要提前将时间推演好,就不会有意外。”
“再者。”
“即便真有意外,朕亦可放弃睢阳城。”
“朕丢睢阳,曹操丢阳夏,不亏。”
众将面面相觑,又纷纷看向庞统。
其实这个战术,庞统跟刘标早就提前推演过。
今日说出来,只是配合演给众将看,提高众将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避免众将在执行军务的时候掉以轻心。
见目的初步达到,庞统又拱手道:“陛下英明!”
众将愕然。
英明?
如此冒险的举动,庞军师你竟然说陛下英明?
赵云冷着脸:“庞军师,陛下乃三军之重,亦是大汉之重,岂能轻易涉险?”
“岂不闻:君子不立于危墙?”
庞统淡淡道:“陛下尊农。”
赵云后半句话,直接被堵在了喉咙。
赵云说不过庞统,只能叮嘱凌统,务必要保证刘标的安全。
如今的赵云。
不仅仅是桃源军的主将,更是卫将军,是要保护刘标安全的。
不论是在桃源军内,还是桃源军外,亦或者论官职,凌统都要听赵云的军令。
直到凌统立誓后,赵云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除了凌统外,魏续也留在了城中。
赵云和张辽,各引了五千步骑,分兵佯装去打陈留和陈县。
睢阳城中则只有刘标、魏续、凌统以及千余步骑。
待众将吏离开。
刘标留下太子刘乾,问道:“睢阳城中只有千余步骑,去疾可有惧意?”
刘乾笑道:“父皇都不惧,儿臣又岂会惧?只是父皇若是要跑路的时候,可千万别学高祖。”
刘标脸一黑。
什么叫别学高祖?
我是那种会为了自己逃命将儿女踹下车的吗?
见刘标的手放到了腰间的麻绳上,刘乾又连忙改口:“早就听闻司马迁因为受了刑罚对汉室不满,故而在著史记的时候吹项羽贬高祖。”
“故而我想,高祖一定是怕自己若是跑不掉会连累儿女,这才忍痛将女儿踹下车,只是那夏侯婴不明白高祖的苦心,这才有了高祖逃命弃儿女的流言。”
“士民常言父皇有高祖之风,宽仁爱士,定不会行那背德之事。”
好好好!
你这么吹高祖,高祖听了都得在祖坟上冒青烟。
司马迁有没有夹带私货,旁人后人的评论都只是猜测,刘标也分不清真假。
然而刘乾吹高祖的用意,刘标能分得清真假。
一面吹高祖,一面吹刘标有高祖之风,一面又用“宽仁爱士”来堵嘴,只是想逃避被麻绳捆绑的惩罚。
转念一想。
刘标又暗暗称赞。
大丈夫能屈能伸。
能知道己方处于劣势的时候不强出头,对于一个七岁的少年,已经很可贵了。
刘标不需要一个如崇祯式的太子。
那只会让王朝走向灭亡。
太子,一定得懂如何趋利避害,如何韬光养晦,以及比说客更懂的说客之术。
就如那句古谚:想当忠臣,一定要比奸臣更懂得如何当一个奸臣;想当皇帝,就一定要比臣子更懂得如何当一个臣子。
想到这里。
刘标又问道:“去疾,你认为曹操会来打睢阳吗?”
刘乾不假思索:“会!”
刘标惊讶问道:“你如何肯定,曹操一定会来打睢阳城?”
刘乾嘁了一声:“父皇你也太小觑儿臣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臣虽然看不懂曹操的用意,但父皇你能看懂,庞军师也能看懂。”
“儿臣只需要在不懂的时候,谦逊听取他人的意见,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就可以得到心中想要的答案。”
刘标又问:“倘若朕看错了,士元兄也看错了,又该如何?”
刘乾想也不想:“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看错了就赶紧跑,先保命要紧。”
刘标大笑:“你跑了,那这战败的责任,谁来担?”
刘乾道:“父皇在,父皇担;父皇不在,儿臣担。战败之时,军心最是涣散,若还要论臣子的责任,只会让军心更涣散。”
见刘乾对答如流,既有机智又有胆色,刘标心中更是欣慰。
这世间聪明的人很多。
聪明且愿意担责的却不多。
因为聪明人大抵会趋利避害,又极其擅长死道友不死贫道,以及黑锅别人背功劳我来享。
唯有聪明且愿意担责的人,才能真正成大器,立大业。
刘标心中更是欣慰:有去疾在,这新的大汉,不会二世而亡了。
历史上有四个有名的太子:扶苏、刘据、李承乾、朱标。
四个太子,都因各种原因或被废或被杀或病逝。
虽然有太子本身的原因,但子不教父之过,这更多的其实是嬴政、刘彻、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原因。
以史为鉴,刘标自然不想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