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好消息:太史慈出城请降,刘吕尽得江北之地。(2/2)

“方今,世道纷乱,公理不存,国家面临崩毁的危险,黎庶面临死亡的威胁。”

“都尉为报平南将军不杀之恩和为正礼公发丧之义,持剑追随,只是小义。”

“若能手提三尺长剑,为大汉平定战乱,升天子之阶,留青史美名,才是大义。”

“圣人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小义和大义不可兼得,舍小义而取大义,方为国之义士。”

“如此,都尉在东莱的老母妻儿,也能以都尉为荣。”

太史慈的内心,更是纠结。

刘晔没有催促,而是静静的等待太史慈的回答。

其实。

是小义和大义,本身其实是没有区别的。

小义也好,大义也罢。

都是信义。

刘晔耍了个奸,故意将小义和大义进行个人和国家的强行分离,最后引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让太史慈二选一。

虽然不道德,但刘晔要的是结果。

只要太史慈肯弃孙策投刘标,兵不血刃的解决了皖城的战祸,是否道德就不重要了。

太史慈的内心坚持其实并不强烈。

正如刘标猜测的一样,太史慈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

良久。

太史慈长叹,向刘晔一拱手:“请转告伏波将军,稍后我会引全城将吏,出城迎接。”

刘晔大喜而起:“都尉深明大义,刘晔佩服。”

太史慈的决定,也让皖城的将吏松了一口气。

周瑜和孙权离开,皖城的将吏早就没了战心,只因太史慈没有下定决心,刘标也未攻城,这才保持了暂时的和谐。

若太史慈执意要战,以皖城将吏如今的心态,必然会内讧!

城门口。

太史慈引将吏拱手而立。

刘标引众将到来。

见到太史慈。

刘标热情向前,扶起了就要行礼的太史慈:“太史都尉深明大义,皖县士民必会感念太史都尉的恩义。”

“这一礼,我受不起。”

太史慈面色羞惭:“终究是负了平南将军,我已无颜面,请允许我返回东莱,陪伴家母。”

刘标笑道:“太史都尉多虑了。”

“你的建昌都尉尚未得到天子认可,只是平南将军临时授予,算不得正式出任。”

“你现在本就是清白自由身,去留随意,不必向我请示。”

“大汉以孝治天下,你离家多年,本就应该回去陪伴令堂,这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返回东莱,路途遥远,你这一个人回去,我也不放心。”

“不如同回彭城,我再给你准备过关文书,路上就不会遇到意外。”

“太史都尉,意下如何?”

刘晔在一旁听得心惊。

对刘标的认识又多了几分。

若是器量小的听到太史慈这话,估计都有不满了。

耗费精力就为了让你归附,你开口就要回家养母?

刘标想的不一样。

刘晔只是让太史慈放弃继续厮杀,想让太史慈归附,刘晔的家国大义是不够的。

太史慈当初为什么要去助孔融?

因为太史慈的母亲受了孔融的恩惠,要让太史慈去报恩。

太史慈当初为什么要去助刘繇?

因为刘繇也是东莱人,去扬州前专程去找了太史慈母亲,给太史慈留了信。

太史慈是太史夫人教出来的,对恩义信义都极为看重。

想让太史慈在徐州效力,就得让太史夫人来助太史慈下决定。

即便太史慈不请求返乡,刘标也会让太史慈返乡的。

还有什么会比太史夫人的话,更能让太史慈下定决心的?

太史慈见刘标答应得如此爽快,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急急返回东莱,除了离家太久外,太史慈也担心留在皖城会跟孙策刀兵相见。

本就心中有愧疚了,若还要跟孙策刀兵相见,那就真不当人子了。

入城后。

刘标没有去衙署设宴庆祝,而是安排人挨家挨户的安抚城内的士民,刘标也选了一条街去安抚。

乱世什么最重要?

民心!

乱世的天灾人祸下,不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逃不过一个意外身死。

谁能真正护住士民,谁才能在乱世中受到支持。

一连三天。

刘标都在安抚皖城的士民。

安抚的同时。

刘标专程带上了刘晔、纪灵、黄猗、袁胤和阎象五人。

待得安抚了城内士民后,刘标才简单的设了宴。

“孙策虽然退了,但皖县百废待兴。”

“前年饥荒后,皖县的民户已经不足三千户,人祸无情,我等为官者应当自省。”

“即日起,以刘晔为皖城县令、阎象为皖城县丞、纪灵为皖城县尉,袁胤为主簿、黄猗为门下贼曹。”

“尔等五人,虽然行的县职,但要做的是郡事,等什么时候皖城民户过一万了。”

“你们就是庐江郡的郡府官吏。”

“皖口我会暂时留下张辽相助,待皖县稳定,张辽会将战船带回寿春。”

“你们五人,都曾是袁术的故吏,对淮南的情况也很熟悉。”

“我只有一个要求:民以食为天,农为事之重。任何事都不能比种地更重要,谁要是敢耽误种地,不用请示,直接砍了种进地里。”

五人皆是心中一凛。

刘标的语气虽然淡,但没人会质疑刘标的决心。

“谨遵伏兵将军之命!”

刘标这样交代,就意味着要离开皖城了。

周瑜和孙权跑了,沙羡的刘表也不敢染指庐江。

刘标自然没有再待在皖城的必要。

早在入城的时候,吕布和庞统就引了主力返回彭城了。

相对于南部的孙策,不论是刘标还是吕布庞统,更在意的是北面的曹操和袁绍。

不继续将孙策打死,除了要利用孙策跟刘表互相牵制外,更重要的是:时间不够!

平江东没个几年是平不了的。

不论是曹操还是袁绍谁赢了,都不可能给刘标几年的时间去专门平定江东。

划江而治,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

江东虽然好,但徐州才是刘标的基本盘。

丢了西瓜拣芝麻的事,刘标是不会干的。

扫荡群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尤其是:徐州如今还不具备战国强秦的力量,没办法一扫六合,所向披靡。

军国大事,以稳为主。

而在吴郡。

刘备守住江口,稳扎稳打。

既不冒进,也不深入。

反而在结交吴郡的名仕隐士。

与其说刘备是来夺吴郡的,不如说刘备是在效仿孔子带着三千弟子周游列国一般,来周游吴郡江口诸县的。

什么?

不让我拜访名仕隐士?

好好好!

翼德,给我揍!

朱治管不住刘备,归来的孙策同样管不住刘备。

不少在吴郡的名仕隐士甚至主动去刘备的营寨拜访刘备!

谁让孙策在江东管杀不管治名声太差呢?

孙策也不是没想过去攻打刘备的营寨。

可刘备也不是善茬。

文有陈登、简雍、孙乾,武有张飞、陈到、夏侯博、颜虎、文豹、张豺、高狼、臧霸、孙观等。

又有步骑万余。

后方还有广陵的粮草渡江运来。

只要不贪功不冒进,刘备在吴郡这根扎得就跟个万年古松似的。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