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归乡:命运的抉择与家国的牵绊(2/2)

“朕闻你于边关屡建奇功,英勇善战,实为我大唐之栋梁。然朝中有人言你行事独断,不恤士卒,此等言论,朕自当明辨是非。”李隆基的声音沉稳有力,透露出君主的威严与智慧。

高景轩心中一凛,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拱手道:“末将深知,军中之事,关乎国家安危,丝毫不敢懈怠。至于军中流言,末将自当自省自查,若真有不足之处,定当改正。但末将自问,对将士们向来是关爱有加,从未有过丝毫苛待。”

李隆基点了点头,似乎对高景轩的回答颇为满意,继续说道:“朕观你之才,可堪大用。现命你为北庭都护府副都护,兼领瀚海军使,镇守边疆,抵御外侮。望你勿负朕望,再立新功。”

“末将领旨谢恩!定当竭尽所能,守土有责,不负陛下重托!”高景轩闻言,心中涌起一股热血,声音洪亮地回应道。

高力士在一旁,脸色阴晴不定,却也不敢再多言。他深知,李隆基的决定,绝非他所能轻易改变。

朝会结束后,高景轩随着众臣一同退出大殿。他心中暗自思量,这次升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必须更加谨慎行事,以免再遭小人构陷。同时,他也对即将到来的边疆生活充满了期待与豪情,誓要为大唐的边疆安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玉真公主的道观中,杨玉的心情却异常复杂。她回想起与李隆基的种种过往,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自己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却也不愿轻易放弃内心的挣扎与坚持。未来的路,对她来说,依旧充满了未知与变数。但她相信,只要心中有光,便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间并不罕见,尤其是在乱世或边疆之地,生存与情感交织,许多习俗与规矩都显得更为灵活与包容。我并非有意冒犯,只是真心询问你的意愿。若你心中不愿,我自然不会强求。”

高景轩的语气变得温和而诚恳,他继续说道:“清莹,你跟了我这些年,你的付出与牺牲我都看在眼里。我并非无情之人,也知你心中有我。若你愿意,我可以给你一个名分,让你和芷韵都能有个安稳的家。至于世俗的眼光,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在意,人生苦短,应珍惜眼前人。”

陈清莹听后,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自己出身卑微,能够得到高景轩的青睐已是莫大的幸运。但想到要与女儿共侍一夫,她心中仍难以接受这份“荒唐”。然而,当她看到高景轩那双真诚的眼睛时,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坚定。

“老爷……”陈清莹的声音微微颤抖,“奴家感激老爷的厚爱,但此事关系重大,奴家需与芷韵商议后再做决定。请老爷给奴家一些时间。”

高景轩点点头,表示理解:“好,我等你的消息。不过,无论你的决定如何,我都希望你能明白,你和芷韵在我心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次日清晨,高景轩带着韩剑蛼等二十名精锐骑兵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途。他心中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但无论如何,他都将勇往直前,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路上,高景轩不断回想着与杨玉、李隆基之间的种种纠葛,以及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场个人命运的起伏,更是大唐帝国兴衰更替的缩影。他必须谨慎行事,既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也要为国家的安宁与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数日的奔波,高景轩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他跪在父亲的坟前,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思与愧疚。他默默许下誓言,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让家族重新焕发光彩。

而在京城之中,李隆基与高力士等人也在密切关注着高景轩的动向。他们知道,这个年轻将领的每一步行动都可能对朝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他们更清楚的是,无论高景轩如何挣扎与反抗,最终都将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