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地湾遗址(2/2)
遗址的历史与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历史跨度约3000年,从农业社会的小型社群发展到早期文明社会的过程。其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原始建筑、绘画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个方面。
遗址的价值与意义:大地湾遗址在考古学上具有重大价值,发现了中国黄河流域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彩陶、文字雏形、宫殿式建筑、“混凝土”地面和绘画等。这些发现不仅为甘肃史前文化提供了时空框架,而且推动了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进展。
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秦安大地湾遗址保护规划》已启动,包括史前遗址博物馆建设、F901遗址保护大厅外观改造等多个子项目。该遗址已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并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遗址的研究与传承:大地湾遗址的研究和展示工作不断深化,通过科普教育和文化旅游活动,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史前文化。
遗址的未来与发展:尽管已有大量重要发现,但目前已发掘的面积仅占遗址总面积的一小部分。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和保护大地湾遗址,探索其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大地湾遗址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大的考古价值,使其成为研究我国史前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马踏飞雀是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艺术品,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这件作品因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象征意义,在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选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关于马踏飞雀的具体分析如下:
历史背景和发掘过程:马踏飞雀出土的雷台汉墓是东汉时期的墓葬,在1969年由当地农民意外发现。尽管在发现过程中古墓遭到了一定的破坏,但仍然保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包括这件铜奔马。
命名和称谓争议:关于这件作品的称谓有多种,包括“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等。文物部门一般使用“铜奔马”,而旅游部门和社会惯用“马踏飞燕”。1983年,国家旅游局确定其为“马超龙雀”,但这个称谓并没有得到普遍使用。
艺术特点和铸造工艺:铜奔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造型生动,形象矫健,展现了骏马奔腾、凌空飞腾的雄姿。其铸造工艺精湛,使用了当时先进的范铸技术,部件分别铸合制作而成。
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马踏飞雀不仅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杰作,也体现了汉代社会的尚马习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作为中国旅游标志,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腾飞和自由开放的精神,具有深远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关于马踏飞雀的确切名称及来由,存在一些争议和不准确的说法,这影响了其美誉度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表现。权威机构应该对此做出规范说明,以推动文化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共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