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人心难测战沙场,各怀筹谋斗智勇(1/2)
当秀州的王寅、邓元觉得知方腊遇难的噩耗,且凶手正是义军新起之秀颇有人望的宋江后,二人久久无法平心内心的震惊与愤怒。
考虑到太子方天定以及文武官员还在杭州内城苦苦支撑,王寅决定亲率主力回援,救出义军的希望和火种。
邓元觉正欲和王寅一同行动时,王寅突然想起前往苏州接管宋江旧部的方杰与司行方怕是陷入了危险。毕竟王寅深知宋江贯会收揽人心,且苏州正与扬州官军对峙,可谓最前线,宋江大概率留有后手。
于是,两人开始商议对策。邓元觉主动提出前往苏州,通知方杰和司行方当前的局势,以防不测。王寅思虑片刻后,叮嘱邓元觉,若事不可为,大可放弃苏州,退回秀州,只要守住秀州,他们还有翻盘的机会。否则即便王寅剿灭宋江,怕是亦难抵挡官军南下的脚步。
邓元觉郑重地点了点头,随即轻装启程,日夜兼程地赶往苏州。
与此同时,留下豹尾神和潼与丧门神沈拚并两万人马驻守秀州后,王寅率领十八员战将及八万精锐浩浩荡荡地向杭州进发。
行军数日,抵达皋亭山附近后,终遇宋军斥候。短兵相接后,王寅安营扎寨于山脚。
虽然王寅对皋亭山的险峻地势早有预料,但当他真正站在山脚下,仔细观察四周的形势时,心中依然感到十分棘手。只见山上岩石嶙峋,陡峭异常,仿佛天然的屏障;树木葱郁,遮天蔽日,使得整个山体显得更加神秘莫测。更为关键的是,运河从山腰处蜿蜒流过,直接流入杭州城,这使得皋亭山成为了一个水陆两不通的险要之地。敌军扼守此地,无疑是掐住了王寅大军的咽喉。
面对如此困境,王寅心中虽然焦急,但他并未失去冷静。他深知,若搁往常,他定会采取围住皋亭山、慢慢攻伐的策略,等待敌军露出破绽。然而,如今的情况却不容他如此行事。太子方天定被围困在杭州内城,生死未卜,留给王寅的时间并不多。唯有采取猛攻速战的策略,才可尽快打破僵局。
首日,王寅便率部对皋亭山发起了狂风暴雨般的全线总攻。对于方腊遇难的消息,王寅没有对士卒隐瞒,毕竟此间中人皆是教众信徒,与义军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不用发起什么动员,每个人都自发的开始拼命,即便不为了什么王图霸业,但他们家小亦都在杭州城内。若真败了,谁也逃脱不了官军的清算。
双方的战斗异常激烈,然而这种攻防之战,对守军的优势太大,宋江麾下凭借着地形优势和圆木滚石等防御工具,将王寅的大军一次次地击退,攻守双方间的战损比几乎达到了惊人的一比十。
就在宋江及守将们沾沾自喜,认为对方不可能再发起如此不智的进攻时,现实却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王寅深知目前他唯一的优势便是兵力,守军的防守器具终归有用完的时候,因此一开始,王寅便打算用人命填出一条通关之路。于是皋亭山迎接了一日比一日更疯狂的进攻,接连三日,昼夜不停。结果亦如王寅所料,战损比每天都在减少,他们离山顶的距离肉眼可见的接近了。
宋江见状知道再不改变策略,破关是早晚的事,于是派出使者来到王寅军中提议斗将。
王寅对宋江此举心知肚明,显然是为了拖延时间。但他看着伤兵营中哀嚎不断的士兵们,看着那些断腿断脚的儿郎们为了不拖累家人而偷偷自刎的场景,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痛。
这些士兵都是教中精锐,是他们多年积攒的家底,损失一个都让人痛心不已,如今却付出了这般巨大的牺牲,每每想到这些,王寅对宋江都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骨饮其血寝其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