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私人殖民地(1/2)

第403章私人殖民地

运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贸易额越来越大的东方已经成为帝国的钱袋子,这也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收入来源。因此格外重要。

法律厅正在起草一份文件,规范殖民地民众的行为,还要设立法庭管理案件。各种配套设施都在路上准备着。

在殖民地移民的过程中,当地也逐渐产生小型会议来帮助总督治理当地,人数从7人到24人不等,一些代表还回到君士坦丁堡,希望皇帝能接受他们的陈情,他们也是帝国的臣民,也为帝国交税,也希望帝国能够维护他们,不受外来者的侵犯。

米尔恰倒是亲自接见了他们,也表示会保护他们的人身和财产不受侵犯。所有殖民地上的民众都是帝国的臣民。

彼得也知道需要尽快完善殖民地的机构,也需要吸收英格兰、法兰西等这些国家殖民的教训,允许当地民众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每个地方选出一到两名代表前往君士坦丁堡进行陈情。必要的话可以进入下议院正式作为代表进行陈述讨论。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皇帝可以对当地的控制力加强,当地产生的离心力得到一定的消解。并且也能够调动地方资源给帝国,实在是可以。

第一批代表共15人,向政府递交了34份请求,从扩展土地到完善地方治理都有。不过最重要的官员任免、税收等权利还掌握在皇帝手中,能有代表就偷着乐吧,都放权了那之前的努力算什么。

而东方殖民地开始运送茶叶、丝绸、瓷器这些奢侈品,有限开放后获得的利润确实很大。不管是对大明还是对罗马来说,双方都是为了赚钱。

有赚钱的地方就有人,包括原住民、罗马尼亚人和塞里斯人共同成为当地的主人。在东南亚,罗马尼亚人和塞里斯人和平共处,并且共同压榨原住民,在他们看来,原住民不开风化、是野蛮之人,他们是给这些人带来文明的,可不得感谢一下。

东南亚的贸易节点帝国商人或多或少的有所参与,主要购买的就是香料,出售来自罗马的奢侈品。就算是满者伯夷的贵族,也对君士坦丁堡出产的玻璃制品赞不绝口。

就这么一来一去,钱就从中流动。罗马也获利颇丰,要知道关税可是罗马重要的收入来源,而且采取的是鼓励出口的政策,税收自然就快了。可以说海外市场的扩张,罗马获得的比威尼斯鼎盛时还要多。

当然,也不是所有殖民地都这样。梅森的岛屿封地完全由他一人掌握,由于是老朋友,彼得给予他很大的权力,还免税五年,这样的利好他自然得掌握。

他将这里命名萨拉岛,也就是罗马尼亚语中南方之地的意思。他深谙殖民的一切流程,利用帝国给予的权力在这里开发。因为免税,梅森需要依靠的就是实物收获和贸易利润。

“大人,我们已经将甘蔗种下了,还有下一次的商船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这段时间就要靠我们仓库中的东西了。”

try{ggauto();} catch(ex){}

副手卡斯塔内达向梅森汇报萨拉岛的情况,人口600多人,目前已经全部分工完毕。种地的种地,巡逻的巡逻,还有一些往返于安德烈堡和桑给巴尔之间进行贸易。各个建筑都在进行建设,但人手不足,必要的话需要购买奴隶。

“奴隶这个先放放,目前我们的财政能够平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这条航线还是有着不确定性,如果遭遇风暴,那可就血本无归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