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你要做好两手准备(1/2)
一大早,江弦蹬着自行车来到了崇文门外的东兴隆街51号院。
这是京城市出版局的办公地,也是《十月》杂志的编辑部。
这院子后来拆了,改成了新怡家园。
51号院临街三层楼,大门口东侧是传达室,进大门过小院正北是主办公楼,院子西侧有平房,最西头是机关食堂。
江弦一路进去,听着传达室俩同志在侃。
“听说了没?老三不愿意回来。”
“哎,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一家人,你说这闹的,不像话。”
“可不么,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江弦听得暗叹一口气。
上月月底,宋先生在京城逝世。
这消息第一时间便被送去了美国,治丧委员会希望老三能回来送二姐一程。
不曾想,老三只回了八个字:
“身体不好,不能成行。”
“同志你好。”江弦打断了二人,熟稔的掏出两根烟,“我想找张守仁同志,能不能帮我递个话,我有篇稿子要给他。”
“送稿子的?”个儿高的接过烟道了声谢,还以为江弦是来投稿的。
他手指了指,“你想投稿子的话,直接放我们这儿就行,回头我们指定给你递去。”
“对,就放我们这。”
“呃”
“放心吧,丢不了。”见江弦还有顾虑,个儿高的那位指了指角落的几个麻袋,“看着没,那些都是给《十月》的投稿,最后我们都给送到编辑们那儿,一份也少不了。”
“是这样,我不是投稿,我是已经和张守仁同志约好了。”他笑着解释。
“约好了?”
传达室的同志很好说话,更何况也不是没有作者来找编辑的事情,赶忙上楼去递了个纸条。
张守仁得了信,很快下来。
一看着江弦便露出笑容。
“看这样子,稿子终于写完了?”
“写完了。”
江弦点了点头,从挎包里取出那篇《高山下的花环》。
的故事本身很感人,但在艺术性上有所欠缺,江弦对这篇做了一定程度的翻新,这才拖延了这么久。
“来,先上来喝杯茶。”张守仁拉着江弦往《十月》的编辑部去。
《十月》虽说是嗡嗡嗡以后创立的第一部大型文学期刊,但一直到去年才获得了正式刊号,以“文艺丛书”名义出版的正式期刊双月刊,每年6期,每单月10号发行。
“十月”绝对是个好名字。
“十月”在人类历史上闪耀着异常灿烂的光辉。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发生在十月,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发生在十月,就连嗡嗡嗡也是在十月这个月份被终结.
张守仁给江弦拎了把椅子,又给他倒上一杯高末儿,将江弦的稿子铺在桌面上。
“前面修改过没有?”
“改了一点点。”
张守仁捧起稿子,看了一遍改动的地方,肯定说。
“嗯,比上一版写的更好了,这下我可要好好看看了。”
“我就先回去了。”江弦起身。
“那我就不去送了。”张守仁笑了笑,“我已经迫不及待要看看后面是怎么写的了。”
“等你的消息。”
江弦走后,张守仁捧着《高山下的花环》稿子,很快看的入迷。
《十月》的编辑部人并不多,走廊不时传来走路的声响,但并不妨碍张守仁沉浸在《高山下的花环》这篇当中。
《高山下的花环》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谢晋所改编的电影即便在后世看足够经典,国战战争片天花板,水平远超《集结号》《八百》。
而这部电影的原著,更是现代中国文学无法绕过的一篇代表作,与电影同名《高山下的花环》。
另一时空中,《高山下的花环》一经发表便掀起巨大轰动,作者李存葆一举成名,被七十多家报纸全文连载,五十多家剧团改编上演,创下单行本180万册的印刷量。
甚至树哥自费购买了两千册,赠送给了南方的战士们。
在文学角度来看,《高山下的花环》也贡献卓越,开了以悲剧形式反映战争和军营生活的创作先例,是军旅的一个决定性突破。
从这篇开始,军旅的创作在题材领域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
“蒙生带领着九连全体同志和我,抬着一个个用鲜花编织成的花环,徐徐来到烈土陵园。
大家把花环一个个敬献在烈士墓前,松柏掩映的烈士陵园里,到处有人工精心培玉的花从。
在梁三喜烈士的墓前,是一簇叶茂花盛的美人蕉。
和梁三喜烈士的墓碑并排着的是:九连副连长靳开来烈士的墓碑、八二无后坐炮班战士雷凯华烈士的墓碑、不满十七岁的司号员金小柱烈士的墓碑
默立在这百花吐芳的烈士墓前,我蓦然间觉得:人世间最瑰丽的宝石,最夺目的色彩,都在这巍巍青山下集中了。”
后面的篇幅并不长,四万三千字,张守仁看的很认真,花了两个多小时才看完。
他从稿纸上抬起眼睛,心中一片怅然,眼前仿佛还是巍然青山下那一簇簇的各色花环。
恍惚一瞬,张守仁合上稿子。
整理一下思绪,心中的怅然,很快被欣喜若狂所替代。
“写的真好,不愧是江弦!”
写的是主角赵蒙生的讲述,第一人称视角,大概能分为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部分。
看完以后,张守仁便生出一种强烈的预感。
这篇,一定能成!
“老章,你来看看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