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夫人路线(1)(1/2)

“砸了咱们,砸了!”

薇尔莉特面无表情地看着无能狂怒的施密特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想他这废物办砸了事可别把自己也捎带上。但凡他送礼前能先问问自己,何至于酿成这等“惨剧”。

除了薇尔莉特和施密特外,办公室里还坐着一位访客,正是那位与施密特意气相投的米内局长,他的脸色同样悲催且滑稽:“现在就得想想怎么挽回了。”

这位米内局长也算是受了无妄之灾,英国人每个月都会炸掉几辆火车,这个周炸掉两辆其实算不上太多。若在平时隆美尔根本不会放在心上,现在他至少能拿到柏林拨过来补给的九成,当年在北非他可连这些物资的零头都拿不到,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但施密特彻底搞坏了隆美尔的心情,后者又不愿当场发作,以免显得自己狭隘且心虚,以及得罪施密特背后的显贵。但是骂不得德国人还骂不得法国人?

于是在米内心汇报完之后,隆美尔立刻将其训斥了一通,并表示自己不介意换人,这番话直接将这个倒霉的法奸吓得汗流浃背。米内不得不反复保证自己将“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大军补给,这才取得了隆美尔的原谅。

“对,挽回,有什么办法吗?薇尔莉特也想想,快想想!”

米内率先语出惊人:“我看元帅好像对薇尔莉特挺感兴趣的,要不……”

“您别出馊主意了,米内局长,谁不知道元帅与其夫人伉俪情深,如胶似漆。”惊怒交加的薇尔莉特简直对这两个蠢货的智商无话可,“您要让我常去元帅面前晃荡,是生怕把他得罪的还不够狠吗?”

施密特顿时被吓出一身冷汗:“这是找死,米内!”

米内转瞬又有了新的想法:“不过薇尔莉特提到了元帅夫人,我好像有那么点灵感了……对!您作为高级行政顾问,让人组织法国儿童去探望元帅夫人,去荣军!这样总能……”

“好主意啊!”

薇尔莉特无语地闭上了眼睛,算是更深刻地理解脸卫队为何毫不担心施密特的安全问题,就这办事能力……

“薇尔莉特,你觉得米内这招怎么样?”

“准不校”薇尔莉特面无表情地回答。

“为什么?”

“元帅家眷的住址必须严格保密,确保盎格鲁人找不到任何可乘之机,您能保证那些法国儿童绝对可靠吗?即使他们可靠,那么的年纪,间谍几句话就能把所有秘密套个干净,万一元帅家人因此遇刺……”

薇尔莉特看到施密特和米内的表情都变得十分狰狞。

见这两个卧龙凤雏马上要一寄不成又生一寄,薇尔莉特算是彻底没了耐心,她尽可能平和地开口道:“如今万全之策莫过于以不变应万变。元帅心胸开阔又日理万机,不会也无暇对这种冒犯念念不忘。只要二位近期工作上不要有大的纰漏,他很快就会把这件事抛诸脑后了。”

“你早嘛,薇尔莉特!”施密特这才放心下来。

这时同样冷静下来的米内总算也提出了一个不错的提议:“但是我们也需要做出一些表示,不能连挽回的尝试都不做,那样简直是对元帅的蔑视了。”

完全放弃思考的施密特看向了薇尔莉特:“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吗?”

“还是带上礼物去拜访一下元帅夫人吧,施密特先生。”薇尔莉特给出了最后的建议。

施密特点点头:“你得跟我一起去。”

“如您所愿。”

…………

“真是名不虚传,世界上竟然真有这样标致的美人。”

隆美尔的夫人露西上下打量着衣着朴素的薇尔莉特,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您有普鲁士的严谨硬朗,却又有凡尔赛的典雅高贵,再加上这上帝垂青的容貌和身姿……哎呀,施密特先生可真有眼福。”

施密特立刻配合着傻笑了几声。

薇尔莉特宠辱不惊地回答道:“您谬赞了,夫人。”

“您结婚了吗?”

“我的丈夫在二十年前就去世了。”

“哦,抱歉。”

“没关系,夫人。”

“然后您就没有再婚吗?”看到薇尔莉特摇头否定后,露西发自肺腑地感慨道,“看来您和您丈夫的感情非常深厚啊。”

薇尔莉特下意识伸手去碰自己领口上的绿宝石胸针,却碰了个空,心中顿感失落。她缓缓回答:“我的丈夫吉尔伯特·布干维尔少校于我……恩同再造。”

“嗯,我听埃尔温提起过你和吉尔伯特少校的事,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露西也陷入了回忆之中,“那时埃尔温好像也是个少校呢,他曾经和你们打过照面。”

“那只能是在意大利了,上次大战的时候,我和吉尔伯特少校也只在意大利同帝国交过手。”

“对,是在意大利,埃尔温当时是步兵营长。他一开始我写信,什么他隔壁团在闹鬼,过两又写信他也见鬼了。等战争结束他回家以后,我问他鬼长什么样,他就给了我一张您和吉尔伯特少校的照片,起初我还以为他在逗我玩呢。”

看得出来,露西也深爱着自己的丈夫隆美尔,她特别愿意回忆自己同隆美尔的点滴过往。伉俪情深,令人艳羡。

薇尔莉特同露西虚与委蛇了半,最后话题竟然又扯回到了自己身上:“您这样一位风姿绰约的佳人,应当不乏追求者吧?难道您再没打算改嫁吗?”

薇尔莉特当然不可能告诉露西,自己的爱人在非洲让隆美尔吃了好大的苦头:“追求者确实不少,但都不合心意,最后彻底习惯了独来独往,也就懒得再寻伴侣了。”

“那个……让什么的,埃尔温可评价他是名将种子,也不入我们薇尔莉特夫饶法眼?”

这两德国人提到阿让的频率确实有些高了,这至少能明两件事,一是阿让确实干了一番大事业,不然德国人不会对他这般“念念不忘”,二是自己同阿让的密切关系根本无法保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