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天子礼(1/2)

武功别院一片哀鸣,李源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就要站不住了。李三郎连忙搀扶住了将他扶住。

李源是真的觉得心痛,白发人送黑发人。

这几个嫡子,无一不是他的心头肉。这一刻,数年来因为权力所产生的一切情绪全都消散不见,只剩下悲痛。

李三郎虽然手上扶着李源,但耳边回响的却一直都是那句“三郎,好为之,好为之.”

他是明白二哥急着让他过来的用意。

一定是二哥的身体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所以要跟他进行权力交接。

兄弟两人这几年虽然因为朝堂上的事闹得很僵,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亲兄弟。

两人的年齿最近,几乎是一同长大的,一起习武读书,练习骑射。起兵之后又一起从陇右、关中一路打到颍川、洛阳、晋阳。

兵锋所向,席卷大半个天下。

如今,那个勇猛善战,武功赫赫的兄长,却不在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李源几近昏阙,李三郎则呆愣当场口不能言。

太子妃和两个太子嫡子也全然悲痛过度,无法处事。

窦贵和柴荣以及一众东宫僚属只能聚拢在李三郎跟前,请他拿主意。

太子殡天,是按照什么礼节?

是按照太子礼节,还是按照

李三郎恍惚道:“如今已经是贞观元年,陛下去年已经发过诏书,年底禅位,虽然大典没有举行,二哥功绩昭彰,当以天子之礼准备后事.”

唯一有可能的反对这件事的李源因为悲伤过度,完全是耳不能听,口不能言。

于是李三郎的决定就成了当下的准绳。

甚至所有人都明白,太子如果活着,凭借生擒突厥可汗之功可以稳稳的压住晋王一头。

太子没了之后,晋王的势头已经是所有人都压不住了。

关中的所有卫府军,除了东宫六率以外,都是李二跟他一并组建的,并且也多是两人共同的旧部。

李源失势之后,也只有他能镇压的了现在的局面。

从武功到长安,距离其实并不远,长安的宰相们很快也都得知了消息,并且按照晋王的命令开始准备的丧仪。

正月十八,太子灵柩返回了长安,如天子礼。

同时命人在九山选址,造“昭陵”。九山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亘及平野。主峰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高高拱举。古代把小的山梁称为,因而得名九山。

此处作为帝王陵寝来说,算是难得的吉地,这也是大唐的钦天监和将作监早就选好的地方。

与此同时,尖锐的问题开始显现。关于晋王如何继位的问题。

李源失势为太上皇已经是定局了,如今太子故去,虽然晋王明言要按照天子礼准备丧仪和葬礼。

但毕竟没有举行过登基仪式,只是以天子礼准备葬礼。

所以一派人主张让皇帝李源立晋王为皇太子,然后再行禅位。

另外一派主张就是追封太子为皇帝,晋王直接按照金匮之盟在兄长灵前即皇帝位,按兄终弟及走。但这种无疑是站不住脚的。

晋王如果承认太子是作为皇帝驾崩,而不是作为太子薨,对他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利好。

因为太子如果登基为帝,从法理上来说太子的子嗣就有继承帝位的合法性。即便有金匮之盟在,太子的长子仍旧有天然的合法性。

但如果太子故去,李三郎就成了嫡长子,完全可以绕开金匮之盟让李源把帝位交给他。

这就不是兄终弟及了,而是父子相承。正统性跟兄终弟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