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范斌回京,大庆震动(二合一)(2/2)
范斌疑惑。
王启年也瞪大了眼睛。
小范大人突然要讲故事,里面必然透着深意。
“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有一位姓年的大将军,打赢了定国之战。等他回京的时候,就得到了超规格的接待。”
说到这里,范闲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轮回。
哪怕是隔了十几万年,依然没有办法完全改变。
“后来呢,那位大将军什么下场?”
王启年多精明,他瞬间就明白了范闲这话,隐藏的意思?
“死的老惨了!”
“我们不姓年,陛下也不是你口中的帝王。走一步,看一步吧……”
听到范斌前两句,不要说范闲了,王启年都跟着紧张起来。
要是范斌,压根不拿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那范家的未来,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
要知道,大宗师也不是万能的。
叶家同样拥有一位大宗师坐镇,不是照样活得小心翼翼吗?
他们难道愿意活得小心翼翼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他们是不得不这么做。
直到他们听到范斌后面两句话,范闲和王启年心中的大石头才落地。
显然范闲说的那番话,范斌还是听进耳朵里的。
只要他这位大宗师,心中能有提防。
就算是皇室,也未必能奈何的了范家。
“陛下亲自到了城门口,迎接使团归京。”
“迎接大宗师凯旋!!!”
很快就有人把消息通报了过来,范闲下马,范斌也从车厢里出来。
他们领着使团的众人,步行面见庆帝。
庆帝依旧容光焕发。
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位庆帝看起来,好像比之前更年轻了。
“两位爱卿,快快请起!!”
当庆帝看到范斌和范闲的时候,他一把一个握着两人的手,就要跟他们齐头并进。
“陛下,这万万不可。”
范闲的声音中,带着颤音。
就算是他口中的那位年大将军,当年回京的时候,也没有受过这样的优待。
四位皇子,就跟小跟班一样,跟在他们的身后。这其中还包括,那位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太子。
庆帝只拉着他们兄弟二人,而且还是同行。
这规格,明显已经超纲了。
满朝文武,有不少人都在感动的擦眼泪。
显然在他们的心目中,庆帝为了大庆的稳定,已经连他皇帝的面子都舍弃了。
如此担当,无愧千古明君的名号。
人家已经占了大义。
这要是以后,范家真的跟庆帝出现什么龌龊?
那责任,必然要归到范家一方。
庆帝对他们,已经好的不能再好。
跟范闲不同,范斌则表现。
庆帝表现的亲近和爱护,他全盘接收。似乎他有意让大家认为,范家依旧是陛下最铁杆的亲信。
“不愧是大哥,这演技,怕是一般老戏骨都比不了。”
范闲已经大约猜到了,他大哥的打算。
但范闲本身,还是无法做到像范斌一样,那么从容。
这一天,除了正在当职的武官,除了鉴察院长陈萍萍和鉴察院的那些人。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来了现场。
大街两边,更是站满了百姓。
第五位大宗师的出现,包括这位宗师的归来。
让整个庆国的士气,强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天下五位大宗师,他们大庆独占三位。
这不就是天命所归吗?
整个大庆,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
除了范斌这个当事人,再加上范闲这个脑袋比较清醒的。
几乎所有人都一样。
他们觉得大庆一统天下的日子,不远了。
等回到皇宫,回到乾清殿。
庆帝把朝中的核心官员,全都叫了过去。
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三年修养计划。
虽说之前大庆也可以吞并北齐和东夷城,但是在吞并之后,不可避免,就要承受战后重建的恶果。
按照以往的经验,战争会死很多人。
战争之后,还会有一批人饿死。
立志成为千古圣君的庆帝,当然不忍心看到这样的场景。
他们要靠三年的修养,来达成两个目的。
第一,增强庆国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
务必要做到一战定乾坤,尽可能减少损失。
第二,要储存粮草,以便给大军最有力的支持。
等到打下北齐和东夷城,这些粮草还可以救济灾民。
除了这个之外,庆帝还对使团大加赞扬。
他们不光把言冰云给换回来了,还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光是进贡的礼物,就有一百零八大车。
范闲升职。
除了鉴察院提司的职位之外,他还分管鉴察院一处。
也就是说,范闲再不是光杆司令。
除此之外,他接管内库,也提上了日程。
从北齐回来,范闲从之前的无名小卒,直接就变成了京都里的实权派。
鉴察院提司加一处主办,再加上内库的财权。
放眼整个大庆,能够跟范闲掰手腕的,估计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出来。
如此权势,远远的超过了他的父亲,户部尚书范建。
至于范斌,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大宗师。
超然物外。
这种级别的人物,向来都没有实权。
举例来说,就像北齐的国师苦荷,庆国的叶流云一样。
庆帝征询了范斌的意见。
范斌主动开口辞掉了自己所有的职务。
庆帝感念其功,册封他为护国公。
因为大庆没有异性王,要不然庆帝就直接封王了。
庆国公的封地,就是整个儋州。
虽然范家以前就是儋州的土皇帝,但这种事情,毕竟没有办法拿到明面上来说。
但有了庆帝的这道旨意,那就不一样了。
从此以后,儋州就是范家的。
儋州独立于大庆之外,相当于一个国中之国。
儋州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军队总人数,不能超过三千。
儋州的地方官员,全部由范家自己委派,无需朝挺插手。
随着这个旨意下达,朝堂上的文武都要疯了。
大庆立国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重赏?
“陛下,万万不可啊!!”
御史台的御史,率先跪倒,开口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