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Soulmate(1/2)

来香江之前,赵延的计划就是四处走走,采采风,找找灵感。所以事先把闲置许久的单反又摸了出来,准备复习一下摄影技术。

他可真是有年头没来香江了,上一次他来这里的时候应该还是前世的2017年?这也不知道该算是十年以后,还是十年以前。

香江开埠很早,上世纪九十年代更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街头巷尾有不少历史和发展的痕迹,值得走走逛逛的地方很多。

光是庄士敦道附近,就有好几处值得一看的地方,比如:从庄士敦道向湾仔道方向出发,再沿着湾仔道向西南方向前进五分钟,就可以穿越罗大佑曲中那条著名的皇后大道东,然后在一条石水渠街上依次排列着绿橙蓝黄等几栋旧楼,那里是后世相当有名的香江民俗文化保护街区。

这也是赵延此时打算前往的地方。

那栋“蓝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7年,原址是一栋2层的建筑「华佗医院」,地下是供奉神医华陀的庙宇;1920年拆掉了地面的部分改成了4层的唐楼(上屋下铺,砖木结构,外有露台),地下的华佗庙得以保留,这个格局一直存续至今。

二战前湾仔区唯一的英文学校「一中书院」,以及专门为街坊子弟提供免费教育的「镜涵义学」都曾落户蓝屋;1950年代地下室的华佗庙被黄飞鸿徒弟林世荣的侄子林祖改成了跌打武馆,到了60年代,林祖儿子林镇显又关闭了武馆,只保留了医馆,算是回归了华佗庙的本质。

直到那个时候,这栋楼还只是一栋灰扑扑的普通老建筑。

蓝屋的诞生源于香江回归前的一次乌龙:当时全香江都在迎接回归,政府决定把自己管理的建筑物都做一番粉刷以示庆祝。不巧的是,刷到这栋楼的时候,物资仓库里只剩下水务署的蓝色油漆了。

因为当时的风俗觉得这个蓝色是「死人蓝」不吉利,所以边上属于私人产权的74A单元业主不同意粉刷。结果赶工期的油漆工人懒得和反对者磨叽,直接把一栋楼属于公家的3/4刷成了蓝色,剩下私人所属的1/4则没有粉刷保留了原本的泥灰色。

这个半吊子的作品,却无意中制作出了极具时代特色的一个记忆点。

时至今日,蓝楼这样的岭南风格唐楼建筑,在香江已经极为罕见了,所以在2000年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

不过比起后世精心打磨的景点,此时的街区还显得相当破旧。蓝屋最右侧的74A号还是灰扑扑的墙面,并没有像后世一样粉刷成白色;黄屋和橙屋也早已褪色,遍布岁月斑驳痕迹,看来大规模的修缮还没有开始。

墙面上有些烟熏火燎的印记,很多房间也能明显的看出还有居民居住,乱七八糟的支愣着竹竿,晒着些被子、衣服什么的,横七竖八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孩童萌宠乱窜,公婆姑嫂闲聊,市井气息非常浓厚。

这让赵延又有了见证历史的感慨。①

蓝屋楼下,有一个名为「湾仔民间生活馆」的本地民俗文化展示馆。这个馆以后会承载更多的地方记忆,并更名为「香江故事馆」,赵延当年来的时候就叫这个名字。

这种在“考古”过程中“考古”的体验非常有意思,尤其是对赵延这种经历了时空错乱的人,能在清醒的状态下比较两段记忆更是难得。②

此时,这里还不太有名,今天又是工作日,所以访客也不是很多。在赵延之前,只有两位年轻男子在参观。

也许是因为环境昏暗的关系,馆内的两人非常专注,没有注意到赵延进来,举止动作也颇为亲密大胆。赵延微微一愣,随即展颜一笑,香江果然是开放的地方,即便是少数群体也能如此自信。

不过对于后世连“武装直升机”和“沃尔玛购物袋”都见识过的赵延来说,这也不过是小菜一碟,所以他也丝毫没有在意。

展馆内有些展品很有意思,所以赵延拿出相机来,变换着角度尝试拍摄。

没想到刚刚按下快门,就听到那两位年轻人的方向传来了“咔嚓”一声,紧接着赵延的脑袋就轻轻眩晕了一下。

try{ggauto();} catch(ex){}

(呃?我拍照也拍出问题了?)

赵延连忙回头打望,只见那两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分开,似乎受到了惊吓的样子,右边那位带着兜帽的年轻人甚至踩坏了一架木马。

两个人都是一脸惊怒的表情看着赵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