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八月飞雪(1/2)

神都。

帝后坐于殿上。

小用一杯茶,皇帝道:“父皇病重,今年的重阳宴便从简一些。只请族里王公前来,吃一顿家宴。你把孩子们看好,届时别让他们胡闹。”

“是。”

这几日,上皇病重。莫说皇帝,就连王静娴都不能探视。

据太医禀报,上皇一如曾经的太宗皇帝,内力涣散,命不久矣。

皇后领命,随后问道:“这次家宴要不要请皇姐——她正闭关修行,恐不好惊扰。”

看了一眼继妻,皇帝淡淡道:“回头朕派人去问一问,你不用操心了。”

姐姐和老婆之间的矛盾,皇帝心知肚明。

仅从感情上,或许自己会在二人之间摇摆。但如果把两个原配的儿子算上,他肯定站在姐姐这边,对这位皇后有所提防。

毕竟嘛……

董家怎么上位的?

这事儿才过去六年。

呼呼——

一阵寒风吹入大殿,皇帝微微皱眉。

王静娴连忙岔开话题,含笑道:“渐入秋,天气转凉。陛下注意添衣。”

“可这凉风有些太寒了。”

看向殿外,忽然看到瑟瑟寒风中的银光。

随着枯黄落叶,雪花晶莹剔透,在白阳下飞舞。

“下雪了?”

皇帝顿时大惊,快步走出宫殿。

呼呼——

寒气渐烈,大雪飘飘布满神都。

街道上的路人纷纷称奇,甚至不少好事者将此与皇帝失德联系在一起。

……

“麻烦了。”

皇帝看着掌心快速消融的雪花,眉头紧锁。

没有感觉到仙家咒法的痕迹。

所以,真是天象?

可八月起雪……虽然比五月飞雪好一些,但……但也不寻常吧?

难道是那几位新上位的水神作祟?

“陛下?”王静娴看到飞雪,也是一脸忧心忡忡。

此事一出,指不定那些大儒怎么编排。再弄什么“天人感应”,逼皇帝下罪己诏。

“无妨——如今朝野没几个大儒。些许声音,朕不怕。”

“只是——怕有人将此事与邹圣故事牵扯,影响陛下圣德。”

昔年邹衍侍燕惠王。待新王上位,左右进谗言,王把邹衍问罪下狱。彼时正逢夏时,邹衍于狱中大哭,天地飞雪。

这一典故,也是杨玉前世“窦娥冤”的原型。

邹衍,阴阳家之大宗师。

如今阴阳家尚在,邹衍囚燕市的典故自然也是人尽皆知。

皇帝沉吟一番:“是要小心一二。”

他马上吩咐有司官员小心戒备,防止有心人借此事依附攀咬。

可刚等他忙活完,便见一声幽叹响彻天际。

“五十五载历人世,一朝窥破见道真。原来——这便是真人。”

言语回响天边,皇帝先是一怔,随后狂喜起来。

“快,来人!去镇国公主府!”

王静娴听到那声音,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

她死死盯着天空飞雪。

不是冤情,不是法术——而是真人得道的异象!

那贱人得道了!

凭什么!

她一个丧夫丧子的丧门星,凭什么成道啊!

老天无眼!

轰——

晴空飞雪下,一声惊雷震得皇后连退数步。

眼见皇帝已经快跑而走,王静娴气得暗自磨牙。

夫妻一体。

你要出宫,我随你一起去便是。

把我一个人甩在这算什么?

真要把家里这点勾当,摆在外人跟前不成?

真人得道。

对任何一个家族而言,都是最大的喜事。

真人坐镇,家族延续千年不成问题。

不止皇帝出宫,皇子公主、各王府、勋贵,岂能不露面表态?

自己一个人不去,这算什么样?

“来人,用辇!本宫要出宫!”

宫人赶紧把鸾凤辇车送来。

看着前几日刚刚做好的辇车,王静娴又是一阵气闷。

这车做好没几日。自己还没赶上用的时候,如今就要为那贱人用一次。

真是老天不长眼!

……

王静娴出宫至长公主府。

隔着三条街,便已全数戒严。

禁军严查每一个街口,除王公勋贵本人,一应亲眷皆不得靠近。

但作为皇后,终究有一份特权。

大摇大摆来到公主府门口,只见皇帝在门口焦急踱步。一应皇子、公主、王公大臣都在旁边陪同。

王静娴又是一阵怒火升腾。

当年我生老三,都不见你这么激动急切!

王静娴也是奔五十的年纪,平日肝火就旺。如今见皇帝如此厚此薄彼,怒火冲顶,气得面颊通红。

“皇后到——”

深呼吸一番后,她努力平复情绪,摆上笑颜下车。

“陛下。”

她面带微笑,努力彰显“母仪天下”的姿态。

“姐姐还没出来吗?”

“皇后啊。”

这时,皇帝才瞥见她,微微点头。

“你来了。”

废话。

你我一起看雪。结果你先跑了,要不我早来了。

默默腹议这厮不着调,皇后温柔上前,继续在外人面前扮贤淑。

大皇子与二皇子暗自撇嘴。两位王爷对视后,默默看向紧闭的公主府大门。

作为原配之子。在父亲迎娶继室后,可没少被王静娴刻薄。

多亏太后姑姑护着,他二人才能安然长大。

对姑姑,他二人自是十分关心。

如今姑姑得道,更是全家上下的大喜事。

哦,王静娴这蠢物未必懂。

众人又在门口静候半个时辰。大门才缓缓开启,青姑姑与白梦月才一起出来。

“见过陛下。”白梦月微微欠身后,对他道:“家主请您进去。”

“嗯。”

皇帝大跨步入内,皇后本想随行。却被两个王爷先一步冲进去。

“姑姑,侄儿向您道喜了!”

看着两个逆子,王静娴再度绷不住那份贤淑相,目生寒光,死死盯着二人背后。

后面一众王公大臣旁观老董家这几人的小动作,心下暗暗不屑。

哪怕那位老吴国公成为上皇,他们也瞧不起当年老国公给儿子挑选的这个继室。

什么眼光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