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医人者,可医兽乎?(1/2)
回去后,杨玉写下一篇如何拯救山寨的方案。并差魏离将杨南天请过来。
次日,杨南天风尘仆仆赶到后,便与杨玉一起蹲在山寨后面的荒田,研究土质与农耕问题。
“嗯,红壤里的养分没了。且土质有阳性。”
杨南天所谓的阳性,为酸性土质。
杨玉与农家这些前辈讨论农耕,除却农具研究、良种培育外,土壤的养力修复也是一大主要课题。
前世的酸碱之说,在这里被阴阳理论取代。
“此类土壤在咱们研究中,我记得适合种茶?”
“不错。这土阳性重,虽然缺少养分。但只要回头拿来一些养膏,再混合砂石、岗土重新搅拌铺平,便可以作为茶田了。”
养膏,肥料之别称。
但这里的肥料,乃仙法灵术培育而来。
“杨老随身可带了些?不妨现在试试?”
“善。”
杨南天和杨玉马上展开行动。
一面让魏离是山中寻找砂石、岗土,一面将养膏化开。待砂石、岗土送来,混合红壤一起搅拌混淆,然后重新铺平。
孙思邈看着一老一少在荒田奋斗,目光转向魏离。
魏离简洁直白道:“改土养地,这是农家近些年主攻的课题。”
为什么杨南天总是不爽杨玉往医家那边凑呢?
这几年,杨玉将现代所学知识与古代经典结合,帮农家奠定真正的“格致学说”。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出自儒门经典《大学》。
农家种地,怎么能只着眼于开垦耕地,教导农民耕种呢?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养出更多的作物。如何明晓作物之间的生长周期,尽可能完成一年两种、三种。如何将耕地养力尽快恢复,如何减轻农耕压力……
而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总结原理,研究技术。
农家已在“格致之术”上,走得比儒墨法三家都要远。甚至核心理念都有所蜕变、进步。
杨玉之前,农家思想“以人为本”,以人道征服自然,只要农民吃得饱就行。
而杨玉这几年,往农家掺和许多自然人文观。认为“天道、人道和谐共处”,人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应该与自然协调统一。
不仅要吃得饱,更要活得安全、舒服。
把田地放在洪水边上,一时能过活。可洪涝一来,如何生存?
如何调和自然,如何顺理自然与人道的矛盾。
在杨玉倡导下,农家已触及仙道根本,融合了不少仙法灵术,出现“仙农灵稼法”的雏形。
这也是前番水神、杨玉立下契约,要求沿岸退耕还湖时,杨南天没有反驳的缘由。
因为农家思想在此之前的确有缺陷。
一群研究种地的农夫,目光能长远多少呢?
当年农家高士跑去找太宗谏言“废仓廪与钱库”,不就在于此?
杨玉帮助下,农家核心理念正在蜕变,向新一个高度冲击。
为什么杨南天敢直接把自家经典直接传给,不担心农家内部的反对声?
其他两派不好说。但杨南天这一脉,已认可杨玉,甚至默许他可以为下一代农家家主了。
可偏偏这位“小家主”放着农家不利用,非要凑到人家医家面前赔笑脸。
这是干什么?
自己农家就这么下贱低廉,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吗?
……
孙思邈看着杨玉昨夜书写的方案,暗暗思量。
“格物致知。这小子还没放弃那个想法呢。”
赵太祖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列为四书,尊为国朝上下学子必学经典。此举愉悦儒门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看到机会。
借四书而引申自身理念,儒门之内再开新学。是许多大儒在着手操作的事。有人以论语,有人注孟子……
而杨玉所开的这一脉,便是格致。
致知在格物,方明心中理。
不过随着六年前那件事,杨玉计划功败垂成。
格致一脉,也算销声匿迹了。
而眼下——
“这小子借农家皮子画儒骨呢!不过……比那些空谈的老儒,他更懂儒。”
儒的本质就是仁,是爱民。是践行天下大同的一种理念。
谁能把天下带入“大同”,谁就是儒门正统。孔夫子活过来,也要恭敬承认,口称“先生”的绝对正统。
大同是目标,是理想,是向未来踏步。而不是把途中的治国手段视作目标。一脑袋扎在所谓“治国良策”上,在过去、腐朽的书袋子里扣字眼,固步自守。
仅从这一点看,杨玉脚踏实地提供方案,寻找助人之策,更显可贵。
借助农家研究天下人丰足饱腹的学问,正是大同社会的第一块基石。
“前辈,我家表弟可不是拿农家皮子画儒骨。而是要借农医两家,再开一脉百家学说。”
诸葛虹不知何时已经赶来,对孙思邈大肆安利推销杨玉的理念。
“表弟偏向医家,除却医家治病救人外,更因为‘医’这个理念。医天治地,这是他当初研究农家学问时,衍生而来的理念。”
研究土地养力,改良土质。早已偏离当下农家,而是把农家带入另一个高度。
try{ggauto();} catch(ex){}
“天地有疾,医者治焉。这是他对医家最大的期望。在他的规划中,农家其实也是医家的一部分……”
治理天地,其实就是治理山河。
如何改造荒漠,如何制止洪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