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盛世的遗址(2/2)
try{ggauto();} catch(ex){}
有了追求,有进步的希望,人就有了定力。
况且之前的出航,舰队是探知未知世界,前方没有既定目标,所以笼罩着无边的恐惧。如今则是知道航行的目标,只是远而已,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于是这支航行队伍的氛围,严肃而不失活力,加之补给充足,一路上斗志昂扬。
航线由西向东行驶,偶尔也能接近北方延伸到天竺洋的大陆架,半岛,还有岛屿。这些地方都有居民,而且比之蛮荒大陆,越往西走越显得繁华。
乔银所看到的人的外貌,也和中原人相差越来越大。蛮荒西岸的人只是黑一点,服饰不一样,天竺洋北岸的人则开始变得浓眉深目,有了明显的异域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已然在西域范围之外了。
域外的陆地气候相对干旱,居民聚落多以绿洲为根本。男性穿着奇特的长袍,头上还顶块布,女性更是把全身上下都包裹得严严实实,可能是怕晒着了。
不过乔银却是从《地理志》上读到过,这是当地的宗教习俗,女人不能抛头露面。
“据说大棠高僧从西域出发,走了十万八千里才到达天竺,沿途经过了八十一个国家!我们现在所在的方位,恐怕只是近外而已。”
中原很少有真正走出过西域的人,所以大棠高僧的西行不仅是赶路,沿途还记录风土人情,走了整整十四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文献。
他把西域之外,通称为“域外”。邻近西域的通道为“近通”,再远便是“中通”,天竺所在的位置叫做“远通”,也就是传说中的西天。
据说西天是武僧的发详之地,东土则是道士的起源之地。域外作为东西交融的桥梁,大约五千年前将小麦传入中原,与之一同传入的还有武学。
武学的盛行,弥补了鬼仙肉身的虚弱,强大的王朝让纷乱的中原归于一统。
此后分分合合,直到开创了大棠盛世。
大棠高僧西行,主要就是为了促进中西交流,他也用道术交换了不少武学经典。
像乔银修行的《八部神王经》,《六道轮回经》,都是从武学中参悟所得。甚至他自行顿悟的《大悲还魂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学的启发。
另外,大棠还引进了诸多特产,比如现常见的大蒜,黄瓜,莲藕,都是从域外引种,极大的丰富了中原人的餐桌。
而天竺最有名的不是佛学,也不是武学,而是棉花。
没有棉花,就不会有乔氏母子,更没有如今的泯南。
当然中原也传播出了精妙道术,文化,只是最有影响力的也是百姓赖以生存的水稻。
水稻这种作物比小麦播种时间短,收成也要高,数百年间早已在域外普及。沿途下来,乔银就看见不少种植水稻,食用大米的绿洲。
文明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引发冲突,但如果交流成功,也能相互成就。
其中对中原影响最大的,还是天竺人发明的数字。正因为数字促进了中原理工学术的发展,才在今天让乔银能乘坐飞剪船再次来到西方。
……
时间一晃,又是一个多月。
飞剪船和虎鲸相互配合,已然走出万余海里的航程,到达了中通地带。
中通被称为“流着蜜与奶的圣地”,比西域更繁华。海上开始有一些两头尖尖,好像菱角一样的奇特帆船,显示出贸易往来。
远方的市集上,隐约还能看见蒜头一样的高大教堂,还有身着奇异长袍的商人。
不过这里却完全没有了中原人的身影。万方来朝的大棠盛世,早已桑田沧海。
但前辈高僧不曾想到,如今这个积贫积弱的大肃居然另辟蹊径,在颓废中又有了中兴之相,从海洋上重新回到了盛世的遗址。
负手站立在舰艏,乔银遥望着碧海蓝天,还有北方隐约错落的黄砂大陆,一时万分感慨。夜以继日的远航,他们终于看到了故地。
“复过坎儿井,炎汉非旧颜;少时多壮志,四海少余闲。天命寻畿辅,雄兵出故关;何时经过地,一别六百年!”
杨树他们站在乔银身后,听他突然吟诗抒怀,也不由得热血沸腾。
乔银高长的身影上,隐约有一种气势在凝聚,那是一种类似于祁云伟,甚至是大将军王的气势;完全不同于鬼仙的阴柔,是一种热血奔涌的阳刚正气。
“武圣!”
杨树现在眼光不低,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气势。
乔银竟然感应出了拳意,属于他自己的拳意!如果能积累成功,就有可能浣血成圣。
尽管没有真正成功,但乔银的气势却再次鼓舞了将士们的心,能全力走完这最后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