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我圣教人心所向(1/2)

“这种卑鄙无耻的主意究竟是哪个混蛋想出来的。”赵明德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这种办法并不算新鲜,以前的朝廷对于那些罪犯之类,也会进行悬赏。

只是朝廷的悬赏,银子虽然不少,可针对的终究只是少部分人。

大部分普通老百姓,就算见到了也未必敢真的去领这笔赏银。

最重要的是,以前的官服在普通老百姓之中的信誉可并不算有多高。

天知道,那些贪官污吏究竟会不会兑换这些赏银。

而且很多老百姓,也不愿意冒着得罪这种凶残人物凶险,去领什么银子?

可现在确实不痛,这次发布悬赏的,可是大名鼎鼎的英王朱瀚啊。

整个大同府……不,放眼整个天下。

不仅仅是大明,华夏本土,就连外面那些蛮夷。

有几个不知道英王朱瀚有多有钱的。

随随便便一个主意,就能够赚的盆满钵弈。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朱瀚这个家伙有钱啊。

大同府发生旱灾之后,这些来大同府做生意,大发国难财的粮商们,肯定给朱瀚上了,不知道多少贡。

再加上,这次悬赏的银子实在是不少。

就算举报一个普通的白莲教教众,赏银都足足有一两银子。

别的不说,光照明德的手下就有三百来号人。

普通的白人叫较重,再加上那些小头目,赵德明几乎下意识的就算出了,如果自己向朝廷投城的话,能够被赏赐多少银子?

最起码一千二百多两。

一下子,赵明德的心就突然之间活泛了起来。

毕竟他虽然是个小头目,而且还被陈学英封了个什么将军。

可是谁都清楚,这些将军不过就是个空名号而已,实际上什么都没有。

白莲教虽然有教众的香火供奉,可是能加入白莲教的百姓都是一些没有什么钱的。

再加上,那些香火钱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要上交。

最后能留在他们手中的,其实也没有多少。

白莲教也不是没有其他赚钱的买卖,只不过那些买卖可都是见不太得人的,做起来也是有风险。

现在只要投靠狗朝廷,大把大把的银子直接就能落到自己的手上,很难让人不心动啊。

陈学英也明显的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换成以前的他,也许还不觉得有什么。

甚至还有可能会嘲笑朱瀚异想天开,区区一两银子就想让人家为他效力。

不过在隐姓埋名过了一段普通百姓的日子之后,陈学英也算是知道了钱的重要性。

一两银子听起来不多,可对于那些普通百姓来说也绝对是不菲的收入了。

白莲教里面的教徒,本就是一些最底层的百姓们。

谁也不敢保证在这种利益的诱惑下,他们会不会出卖自己人。

而且普通教众,只有一两银子,他这个白莲教的教主,赏银可是足足有5万两啊。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陈学英突然觉得十分没有安全感。

只觉得周围所有的人,甚至是陈有亮曾经的那些部下。

看向他的眼神,似乎都变得不善起来。

那模样仿佛不是在看一个大活人,而是在看一座金山。

“王爷,小……不,正是因为如此,臣才觉得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我们最好能够快刀斩乱麻,在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之前,尽快解决朱翰那个狗东西,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的高枕无忧啊,王爷。”

坛主之所以如此切,倒不是因为他对陈学英有多么忠心。

如果不是陈学英身边的那些部下战斗剧实在惊人,就连教主身边的那些高手都不是对手,他根本就不会搭理陈学英。

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还真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吗?

之所以专程提醒,只是因为最近几天他都部下,也是人心惶惶,几乎都有点儿压不住了。

如果不是他临机决断,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杀了几个动摇的人,震慑了那些怀有一心的家伙。

现在说不定早就已经有人,去狗朝廷那里举报他们了。

那个该死的孔老头儿,竟然在这种时候提议他们静待时机。

这他妈不是近代时机啊,这他妈是自己把脖子伸直了洗干净,等着别人过来砍自己啊。

他就觉得奇怪,之前怎么就觉得自己脑抽了,觉得这个孔老头是个什么不得了的高人。

结果呢?

就这?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吧?

以前她还不太理解,这都造反了,怎么还三年呢?

现在一看好像还真差不多,明明都已经紧迫到这个份儿上了,这个孔老头竟然还想要,等着对方做出什么狗屁破绽。

之前这孔老头儿越过他擅自做主,通知陈学英赶来大同府,他就已经看孔老头儿很不顺眼了。

现在越发觉得这个老头儿面目可憎,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他这个念头还没有落下,突然就听到一声爆吼:“住口!”

“你这个奸贼,提出如此建议,莫不是想要谋害王爷?”

“啥?”谭主整个人都直接懵逼了,他明明是出于好意,才向陈雪英提出尽快行动的想法,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谋害了。

“孔老头儿,你不要血口喷人,我对王爷忠心耿耿,从来没有想过要谋害王爷!”坛主立刻焦急的辩解道。

孔老头儿确实嘿嘿冷笑两声:“如果你没有这个心思,为什么如此着急的辩驳?”

“是不是被我拆穿了你的想法,所以狗急跳墙了。”

坛主肺都快要气炸了,这个孔老头简直是个颠倒黑白的好手啊。

有心想要反驳,可他的口才哪里是孔老头的对手?

往往才刚刚想开口,就被孔老头给打断了。

“我不是……”

“不是什么?不是,现在大同府正在遭遇百年难得一遇的旱灾,百姓们对于朝廷的怨气极重,正是我们扩大人手的好时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