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3章:固位无耻!做相难,做一名尾相,难上加难!(1/2)

十月二十二日,入夜。

一场大雪覆盖了整座汴京城。

苏良吃过晚饭,泡了泡脚后,便与唐宛眉一起钻进了被窝。

今夜须早睡。

明早有朝会,且是大朝,不能不去亦不能迟到。

大宋朝会分三种。

其一为朝贡大典,即元日大朝会,每年一次。

其二为大朝。

即京朝官都须到且在大庆殿召开的朝会,每月至少一次,时间都是临时决定。

其三便是常朝。

每日举行,设在垂拱殿,有时官家无须露面,中书相公们主持即可。

明日大朝之事,乃是枢密院官员汇报近两个月的大练兵成果。

赵祯令文武百官皆不可缺席。

……

翌日,四更天,雪已停,甚冷。

开封府衙役吏员、禁军士兵们已将汴京城主街道上的积雪清理过半。

苏良身穿锦袄,外套官服,朝着禁中奔去。

约半个时辰后。

文武百官齐聚大庆殿。

大庆殿又高又大,且四处透风,依照往昔惯例,这时早就应该备好炭盆了。

但今日,却什么都没有。

按说内侍省绝对不会犯下如此幼稚的错误。

这时。

鸿胪寺寺卿左有鼎朝着不远处的一名内侍嚷嚷道:“怎么回事儿?官家都快来了,炭盆还没有备上,这么冷的天,朝会如何开?”

这位重阳踏青的最后一名,畏热怕冷身子虚,并且向来矫情,乃是在朝堂出了名的。

那名内侍还未回话。

后面便传来了首相文彦博的声音。

“左寺卿,撤去炭盆乃是中书的主意,往昔冬日,炭盆一置,殿内太暖,百官皆易生困意,中书便恳请官家撤去了炭盆,你若觉得冷,可令内侍为你专寻一个暖手壶!”

文彦博、张方平、吴育等相公大步走了过来,百官纷纷拱手。

“不用!不用!下官是担心冻到了官家,中书此举,下官甚是赞同,冷风吹一吹,更精神!”左有鼎笑着说道,然后退到了一旁。

左有鼎在朝堂混了这么久。

鸿胪寺寺卿之位一直牢固,靠的就是能屈能伸。

片刻后。

文武百官皆站好队列,挺直了身子。

年过半百的相公们都不冷,其他官员们怎敢冷。

即使冷,也要忍着。

苏良穿的较厚,再加上这些日子出入军营,心火较盛,还是感觉不到寒冷的。

稍倾。

赵祯大步走来,坐到了御座上。

今日的主角乃是枢密院。

枢密使狄青、枢密副使曾公亮与梁适挺着胸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汇报了。

随即。

赵祯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下面便由枢密院来汇报一下近两个月的练兵成果!”

狄青大步走出,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书,开始认真地汇报起来。

“自八月二十日《练兵总要》施行以来,枢密院协同三衙对中央禁军、西北禁军、河北禁军、南境禁军以及厢军开展了上百项特训计划,其中……”

当下,大宋朝堂的政事汇报。

要求重数据、重事实、少描述,不得夸大其词。

狄青用了不到半個时辰便讲完了,条理清晰,数据扎实,没有任何虚词。

此后。

曾公亮和梁适各用了一刻钟的时间补充。

共计不到一个时辰,枢密院便汇报完了所有内容。

这些内容若让一些喜欢添枝加叶的文官汇报,估计能汇报到午后,将与此事有关的功臣都能提一遍。

有三分政绩便说成七分功劳,那是常有的事情。

枢密院三人讲完后,各个相公也都发表了简短的总结。

大练兵乃是当下全朝都重视的事情。

当下进度良好,并无任何疏漏。

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总结了数句。

满朝文武都甚是高兴。

往昔一场“大朝”最少也能磨到近午时,而今一个多时辰就要结束了,效率实在是高。

左有鼎的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他双脚冻得已没了温度,巴不得立即钻到有炭火的屋子里烤烤火。

就在赵祯准备让内侍宣布朝会结束时,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包拯突然大步走出,来到了大殿中央。

百官同时看向包拯。

每次朝会。

包拯向来都是轻易不开口,一开口便是大事。

“官家,臣有本要奏!”

五十五岁的包拯,声音依旧洪亮,整个大殿都能听得无比清晰。

赵祯坐直了身子,道:“包卿请讲!”

包拯拱手道:“近日,开封府破获一起伪造朝廷敕牒替人补选官职的案件,经查,主谋为越国夫人之门客,参知政事宋庠之侄、知许州宋祁之子宋辰之挚友张彦方。”

此话一出。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似乎连呼吸声都停滞了。

朝廷敕牒。

即朝廷颁发给官员的凭证,凭此证便可补官上任。

伪造敕牒,乃是死罪。

包拯在主谋张彦方的前面追加那么多的人物关系,显然此事可能与这些人都有关。

越国夫人曹氏,乃当今张贵妃的亲娘。

宋庠宋祁是两兄弟,一个是当朝宰执,一个正任知州,其子侄与主谋有染,他们也有嫌疑。

此等死罪,沾上便是大罪。

即使贵妃之母、当朝副相都不能免责。

这一刻。

所有人都看向参知政事宋庠。

宋祁之子已不是第一次出事了。

早在三年前,其子宋辰便因与匪徒结交而得到惩罚,宋祁也被贬谪到了地方。

而后。

宋辰依旧留在汴京城,在宋庠府内生活。

若宋辰也参与了伪造敕牒,那宋庠的罪责可能比宋祁还要大。

敕牒难以伪造,更难让验证者信服。

除非借高官之势,才能鱼目混珠,瞒天过海。

苏良望着参知政事宋庠,微微皱眉。

若宋庠不知此事,听到包拯将他的名字与伪造敕牒的主谋放在一起,正常反应定然是极力反驳,迅速摆脱关系。

但现在却是低着脑袋,说明他大概率知情。

赵祯的脸色也阴沉下来。

此事。

要么涉及后宫,要么涉及中书,或是两个地方都涉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