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重燃想法(2/2)
"你是人才,,大丈夫活于天地间,,就是要干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如此窝囊死去,怎能甘心?"男子问道。
此时的宁完我内心已经动摇,,,
他惊讶于范文程的际遇,,渴望更大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只是可惜看重自己的皇太极已经嗝屁。
"这天下,,我虽然是千里马,,可我的伯乐已经死了,,"宁完我说道。
"你怎知我不是你的伯乐?"男子问道。
"你?你能跟皇太极陛下相比?"
"怎么?你小看朕?"
"朕?你是?"宁完我懵逼了,,,,,,,
年底,,听着户部尚书汇报着今年的收入,,朱小峰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两京一十三省漕税、盐铁专营收入达到了七百万两,,
田亩税收入达到了六百万两,,
南直隶贸易部营收更为可怕,,达到了一千万两,
这还是范忠意外落水后,,贸易部尚书空悬,,第四季度的贸易部营收显着下降的前提下,,
朱小峰此时乐的合不拢嘴,,有这两千三百万两白银,,今年国库收支平衡没有任何问题,,另外起码能结余几百万两作为自己京营的军饷,,
朱小峰感慨曾经的崇祯帝真是守着金饭碗乞讨,,
要知道自己登基第一年,漕税、盐税加一起也没有二百万两,,经过自己铁碗整顿,,如今翻了五倍。
历史上崇祯帝疯狂征收田亩税,,
为了收拾鞑子征收的辽饷、为了剿灭流民武装征收的剿饷、以及为了扩军练兵征收的练饷,,
三饷全部来源于田亩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让百姓咬咬牙苦一点,,体会朝廷的不易,,
可以说紧紧盯着一只羊薅羊毛,,,百姓的田亩税都征收到了几年后,完全没有活路,,,
朝廷支出一年起码得一千五百万两以上,,田亩税往死里收也不到一千万两,,还要去逼百姓,却不敢去向土豪富户官僚地主征收田亩税,,,
要知道这部分人掌握的土地数量,可比小民百姓多多了,,
历史记载,,嘉靖朝的着名的清流,,也即所谓的清官,内阁首辅徐阶,,
在他的老家松江拥有田亩十万亩,,,
以至于缺银成了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但凡拿出一百万军饷给吴三桂,,他也能从山海关赶到京城救驾,,
结果李自成单单在北京城,,单单通过拷打京官,就得到了七千万两白银,,,
此时的朱小峰听着户部尚书的汇报,,
心思也到了田亩税上,,
如今山陕在五年免税基础上,为了恢复山陕经济,,让百姓修养身息,自己又将山陕免税延长了十年,,
河南由于太平教荼毒,,自己同样免税五年,,,
辽东那边也实行了免除田亩税,,
正常年份,,朝廷田亩税保底可以征收到八百万两,高峰期甚至是一千万两,,
如今自己崇祯朝只能有五百万两,,
对于这三四百万的缺额,,朱小峰毫不在意,,,在朱小峰看来,,几省百姓因为免除税赋,艰难的日子起码会好过一点,,
无形中也将很多民变动乱消于无形,,,
这买卖怎么算也是赚的,,
"今年户部清查田亩进行的怎么样了,,"朱小峰问道。
"陛下,,臣惭愧,,除了辽东处于收尾阶段,,其余各省都已经完毕,,
不过,,清查工作进行的不怎么顺利,,臣派了专人去各省暗访,,官员们已经各地乡绅,对于此事态度不是太积极,,
还有各地藩王,由于有属地之权,,他们对清查工作也持抵制态度。拒不提供数据,臣只能通过派人走访调查保守估算。
大部分省份涉及到官员乡绅的,基本也都是估算或者听凭官员家族的一年之辞进行统计,,,因此数字很多不太确切,,这是臣这几天统计的大致预估数据,"户部尚书呈上折子说道。
朱小峰看着户部尚书的折子,,,
顿时觉得触目惊心,,
官员乡绅所占土地超过了大明田亩的四成,,小民百姓占到了四成,,其余两成掌握在藩王宗室手里,,
而皇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仅仅只有北直隶的三十万亩,,
而且皇庄已经基本让朱小峰赏赐给了京营的家眷,,
"也就是说,,,全国只有四成田亩是交田亩税的,,"朱小峰说道。
朱小峰预计,,就凭着这个保守数字,,如果让官员乡绅富户一起纳粮交税,,田亩税保底可以达到一千万两,,
就算田亩税征收五百万两,朱小峰真希望这五百万两田亩税是从官员富户身上征收,,而不是小民百姓。
朱小峰无奈叹了口气,,,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自己从现代穿越而来,,用超前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因为官员占有大量土地,
官员就算交税,,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可对于百姓来说,交不交税却是天差地别,
如果朝廷免税,,就算遇到灾年,,百姓也可以靠着存粮活下去,,
他们就算饿死也不会埋怨免税的朝廷,只会抱怨上天,,
可是官员们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让他们有这样的觉悟绝不可能,,
甚至历代统治者都知道,没有官僚阶级拥护,,无论哪家天下都做不长久,,
这也是几历代统治者就算到亡国关头,,也不会拿官员利益开刀的原因,,
朱小峰下决心十年内解决这个问题。
之前自己希望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显然不切实际,如今的大明起码需要五年的时间安稳发展,,积蓄力量。
就连清朝也是在统治近百年,,国力最强盛的时候,才开始尝试,
自己如今虚弱的大明只有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