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宗室招股大会(1/2)
满清后来规定:铁帽子王以外的其他爵位每传一代就降一等,主要就是因为借鉴了明朝的惨痛教训。
朱元璋时期只有十几个亲王和郡王,但这玩意儿是指数性增加,到万历时期,大明已经有三十多个亲王,明朝更是一共有几百个郡王,整个大明也就两千多个县,有宗室存在的地方郡县更少,有亲王的省分已经确确实实的能做到每县一王,封地早就不够了,后来好多郡王的名字只能重复利用。
亲王的俸禄一年一万石,如果是公主和郡主她们自己包括所嫁的驸马以及郡马也都有俸禄,而且这些俸禄给的还极为豪爽,哪怕是最小的宗室贵族奉国中尉,按照纸面数字年俸也有二百石,相当于普通人十年的收入。
且一个亲王传到奉国中尉要足足传八代人,这开玩笑呢,从朱元璋开始算到万历皇帝这里才第十代人,如果真按朱元璋的这个搞法到现在仁宗朝的勋贵都还在拿俸禄。
后来的皇帝已经拼命削减宗室人数,但即使如此到了万历年间领禄米的宗室依旧有大几万人,这俸禄朝廷发的是相当吃力。
嘉靖以后,朝廷给禄米的时间越发拖延,王爷们不能离开封地,而且大明还有防止王爷们联合造反的“二王不相见”政策,各大王府只好派子嗣到南北两京去盯着发钱。
朝廷对宗室禄米的发放往往装聋作哑,各位亲王郡王不派子孙在宗人府,朝廷是真敢不发啊。
比如这位镇国将军朱勤炼就是上洛康裕王的儿子。
当然,满天下的郡王有近百个,自己兜里都没多少钱,只有这重身份,朱勤炼父子是没机会来参加招股大会的,他们能来主要因为上洛康裕王是老周王的儿子,周王和康裕王父子两人都不能出封地,只能由朱勤炼父子做周王一系的代表。
大明的亲王虽然也有三十多个,但总比总数百多个的郡王值钱,特别像楚王、周王、郑王这些世代传承的王府,都是有不少积蓄的。万历皇帝这次就想着能从他们这儿集点资。
当福王朱常询洵到场之时,全场人都起身欢迎,这是此次筹款会上唯一到场的亲王,其他亲王都圈在藩地不能出来。
邹义上台对着三十多个亲王的代表以及一群外戚讲述皇家公司的由来时,王文龙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菜市场。
这群宗室子弟有人边听边抽烟、有人边听边嚼槟榔,还有人听着听着不知从哪摸出个蛐蛐笼子掏出虫粮喂起来,彼此之间更是谈论调笑,完全不在乎场上有人在说话。
到场的都是亲王大宗,就比如楚宗室可是连皇杠都敢劫,御马监总管太监邹义在他们眼中就是朱家的奴才而已。
最讽刺的是这群人虽然气焰嚣张,然而却几乎个个是月光族,他们的父亲辈有藩王的禄米,日子还过得去,而他们每人每年也就几千石粮食的出息,挥霍无度的情况下不欠外债就不错了,如果朝廷的禄米发放的晚了几天,他们是真能饿死。
按照后世的说法,眼前的就是一群大明顶级摆烂团体,万历皇帝和他们一比,都算是有追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