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衣锦还乡(1/2)
第498章衣锦还乡与双士洛达成友好协议后,武怀玉继续乘船北上,经清河入德州,到了安陵停船,特意去了百里外的冀州苏烈家乡。
这趟他也算是富贵衣锦还乡,去年被崔家逼的无奈入京去找老师李靖帮助,结果遇到了师弟武怀玉,不仅与崔家的矛盾摆平了,甚至最后还跟崔氏结了亲,次子纳了清河崔氏郑州房的已故崔善福的女儿,而且自己女儿又订婚清河崔氏许州鄢陵房清河郡公崔世枢孙子,崔义直的次子崔知久。
清河崔氏定著六房,苏定方倒是跟其中两支结亲。
当然苏定方进京不仅是收获这些,他被李靖武怀玉举荐为官,接着武怀玉带他到朔方,平罗艺诛梁师都,到如今已经成为幽州都督府司马兼北燕州刺史,甚至还有个检校右领军将军衔,荣升三品紫金大臣。
百余里,骑马倒也就小半天便到。
苏烈虽一年多没在家,但现在苏氏庄园反倒更加兴盛,以前崔氏的亲戚借机欺到头上,想要侵占苏家的田宅碾硙,而现在崔氏都成了苏家姻亲,甚至对如今仕途正盛的苏烈很是客气,那崔家亲戚也早上门赔礼道歉。
“到了我们武邑,定要尝尝我们这的特色驴肉。”
苏定方带着武怀玉一行来到武邑苏氏庄园,也是引的冀州刺史都亲自来拜访,武邑县的官吏就更别提,无数人来迎接拜访,对一身紫袍系着金玉带、金鱼袋的苏定方,那是说不出的恭维贺喜。
这种感觉,跟早几年被各种打压时,真是鲜明对比。
“对,到了武邑,一定要尝尝驴肉。”冀州刺史齐善行笑着道,说来他以前跟苏烈也是老熟人了。
在今天一众赶来恭维的人中,他是苏烈难得十分客气的一人。
这人以前是窦建德的左仆射,本贝州清河豪强,后来依附窦建德,与裴世矩成为窦建德的左右仆射。虎牢大战,窦建德亲率的十万河北军被李世民击溃,阵斩三千余,俘虏五万多,窦建德也被生擒。
战后唐朝也是立马派出了太子左庶子郑善果为山东道抚慰大使,安抚河北。
当时窦建德妻子曹氏,被左仆射齐善行带着百余骑护着逃回洺州,此时河北群龙无首,但地盘基本还在。
有人建议拥立窦建德养子,征召军队继续战斗,也有人建议干脆分了府库,然后劫掠一番,退到豆子坑、高鸡泊等地当盗贼去。
在这些争吵中,还是齐善行劝说了曹氏、裴世矩、曹旦等人,认为眼下再招兵对抗李唐,一来不及二也打不过,不如投降唐朝,他也反对去做盗贼,认为到时也难免被围剿,落的身死下场。
在他的建议下,最后他们决定投降唐军,对于不肯投降的,则把府库的钱财全都分给大家,请大家不要再劫掠伤害百姓。
当时苏定方就是分了钱财然后散了的那些将领之一。
而齐善行带着右仆射裴矩、行台令曹旦,以及一些愿降官将,奉曹氏及夏国传国八玺,还有之前击败宇文化及时接收的杨广的珍宝,并献上洺、魏、相诸州,正式向唐朝投降。
齐善行功劳挺大,唐朝封他为秦王府左二护军,划到李世民麾下,还赐爵真定县公。
之后刘黑闼两次反唐,齐善行也没丝毫跟河北诸将再有什么眉来眼去,积极帮着平乱,在冀州刺史丘行则调去交州后,齐善行接替了冀州刺史之职。
他河北豪杰出身,本来在乡里就名声不错,在窦建德的夏国做左仆射时,也是一直劝谏窦建德施仁政的,如今做冀州刺史,也颇有好评,认为他施政温和。
虽说苏定方当年选择分了钱财回老家种地也不投降唐军,后来甚至还两次跑出来响应刘黑闼反唐,给窦建德报仇,但苏定方不怪齐善行降唐,齐善行也能理解苏定方。
两家本来以前也离的近,都是一方豪杰人物,甚至还在隋朝时,苏定方父子组织乡兵围剿流贼保境安民时,齐善行就曾经是他们父子的乡兵武装大金主,没少资助,而苏家父子也一直保护齐家。
先前苏定方跟崔家起纠纷,齐善行也曾居中调解说和过,如今看到苏定方如此成就,齐善行为他高兴。
苏烈妻子高氏,是窦建德大将高雅贤之女,当年苏烈投窦建德,高雅贤非常赏识,不仅任他为自己的先锋大将,后来还收其为义子,最后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要不是高雅贤下手快,据说窦建德本来都想把女儿许给苏烈。
高氏亲自为大家做了本地特色驴肉。
“把驴肉做进饼里,这可是我们当地特色吃法,相当美味,跟长安的古楼子有些像,但我们里面馅是卤好的驴肉不是羊肉。”
一筐长长的、薄薄的,外面一层金黄脆皮的饼子端上来,武怀玉一看就喜欢,远远闻到股好闻香气。
赶紧拿起一个,一口下去,嘎吱一声,胸皮粉碎,直往下掉渣,但里面口感很松软。
再一口下去,咬到了里面的驴肉。
还热乎的,碎碎的,味道极好。
“嫂子这驴肉味道特别好。”
“这驴肉是用老汤炖的。”高氏介绍道。
齐善行也是个老饕,他跟苏家很熟,跟高氏也不用避讳,甚至对高氏的驴肉古楼子非常喜欢,每次上门都肯定要吃的。
“高娘子这驴肉是用陈年老汤,加秘制佐料,大锅炖制而成,而且这选用的驴肉也有讲究,得是野外放养的小驴肉或比较肥的驴肉才最佳,不能用那种常年干重活的老驴瘦驴,那种驴肉炖不烂还不香,老驴只是汤香可肉不嫩。”
try{ggauto();} catch(ex){}
“高娘子这驴肉选的好,火候也好,你看这驴肉不管牙好不好都不塞牙,你要是在外面吃,十家有七八家的驴肉吃起来不易嚼烂容易塞牙。
今天这里面的驴肉应当是肋板位置,不肥不瘦,刚刚好。”
高氏不由称赞,“齐刺史真是行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