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衍圣公进京(第二章)(2/2)

考试的内容也很简单,大明军纪军法为主。

还有就是军阁麾下的司法部、改名为军法司。

这三道圣旨下去,第一道、第三道还没什么。

第二道的圣旨,则是再次掀起轩然大波。

什么时候有军事科举了?

还不限功名,只有年龄限制。

这对很多文官来说,都是难以理解、并不能接受的。

因为这意味着很多读书人,不用层层考取功名,可能直接一步登天,成为朝廷官员。

哪怕是军中文职官员,那也是货真价实的官员啊。

这让他们苦读多年的努力,显得白费。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没人能阻止。

已经在往京城汇聚、准备科举的士子们,则是情绪比较复杂。

既难受别人可能会一步登天,又喜悦自己多了一条退路。

如果文试科举不中,自己也可以去试试军事科举啊。

各种议论纷纷中,返回晋地的王守仁和李靖,完全没有理会外界的声音,一心扑在了新军建立上。

完成新兵三个月训练的李靖,于半月前再次开始招募,这次招募两万人,短短几天便完成了。

然后继续热火朝天的大练兵。

朱厚照则是从新军制文职中,想到了一点。

这天他把内阁、吏部、礼部的人叫了过来。

“军中文职以后只能垂直升迁到上级部门,因为他们不懂打仗。

朕就想到了一点,那些擅长司法的文官,如果让他升迁到户部、或者工部之类的部门,他能做好吗?

那肯定是做不好的,其他官员一样,各自有擅长的。

所以朕觉得,日后官员升迁,得往他们擅长的领域升迁,你们觉得呢?”朱厚照有些得意道。

众人听得若有所思。

“陛下,吏部考核、官员升迁调动,也是会考虑到这一点的。”马文升颔首道。

“考虑还不够,要更为明确一些。

还有,对官员的选取、培养,也应该按照这方面来。

比如科举方面,今年的会试以时务为主,来年再办一次,可以六部的需要举办。

专门选取对口的人才,你们觉得呢?”朱厚照骄傲的道。

他觉得,这对科举选才、还有朝廷都是好的。

“陛下,这一下改变太大,恐学子们无法接受啊。”李东阳有些头疼道。

陛下这是又要折腾了。

“有什么不能接受的?我大明学子哪有这么脆弱?

还有,乡试也要改。

朕决定了,从乡试开始,就分为几科,选取更为专业的人才。

当然,全能更好,可以多参加几科。

具体的情况,你们去商议一下吧,到时报给朕。”朱厚照不容置疑的道。

这是要重新让百家齐放吗?

众臣心里不禁嘀咕一句,除了少数人,都很是抗拒。

可沉默下,没人反对。

他们退下去商议了,朱厚照心情不错的继续去逛一圈各部门了。

各部门越发忙碌时,二月初四这一天,孔家的两父子、终于进入了京城。

这一路,不过千里而已,他们用了二十多天。

不仅仅是孔弘绪的身体不好,更因为他们在前来京城之前,就开始联络京城的大员了。

这些也需要时间。

到此时,这些高官大员都已经联络好了,他们自然是该进入京城中了。

至于花费这么多时间,老家的厂卫调查,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

厂卫再凶恶,又岂敢撕咬他们圣人之家?

进入京城后,孔氏父子没有联络其他任何人,直接前往吏部、礼部通报。

消息很快便在文官中、以及京城越发多的士子中传了开来。

衍圣公来京了!

正值科举将近之时,很多士子都是感到振奋。

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衍圣公这三个字,掀起了一股巨大的影响力。

到处都是谈论衍圣公、谈论圣人之事的声音。

朱厚照也第一时间得到了吏部、礼部的禀报。

不过这孔氏父子进京的消息,他当然早就知道了。

表面上磨磨唧唧的,暗地里在京城中活动的事,他也知道。

这让他对这父子俩没啥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