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光控相控阵雷达(1/2)

对于背靠背的双面阵“机相扫”来说,120°视野和150°视野之间的区别或许还不会特别大。

毕竟只要稍微动一下盘子就行了。

但对于采用固定双面阵,也就是平衡木或者T型天线的中小型预警机,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相当于把探测盲区缩小到了原来的一半。

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预警机为了改变探测区域而被迫调整航线的可能性。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王晓模发现有人对自己正在研究的领域很感兴趣,自然是相当高兴的,因此当即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

“你知道,所谓相控阵雷达,其实就是用移相器控制波束进行的电控扫描,取代过去用机械结构控制天线阵面转动进行的机械扫描,所以才能获得极高的目标刷新率。”

“不过,到这一步,仍然只是解决了目标刷新率的问题,相控阵雷达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探测能力,还需要具有足够大的瞬时带宽和扫描角度。”

“但这两个属性在同一部雷达上是相互矛盾的,雷达的指向偏差越大,可用的瞬时带宽越小,一般来说,±45°,也就是90°指向范围内,瞬时带宽的影响不大,所以对于重量和体积都不敏感的舰载相控阵雷达,像是美国的宙斯盾,还有我们正在研制的海之星系统,都是采用4面阵,保证最理想的探测效果。”

“如果不采用任何宽角扫描技术,那么当阵列法向波瓣宽度为2°,视野范围达到±60°,也就是120°指向范围时,允许的相对信号瞬时带宽只有1%,而且天线物理尺寸越大,对相对信号瞬时带宽的需求也越大,这对于高分辨率探测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所以,绝大多数投入使用的相控阵雷达,都会在各个收发通道采用实时延迟线来补偿天线单元之间的空间路程差。”

“最理想的情况是,在相控阵天线的每一个单元上都使用延迟线,不过这对于上千个发射单元的相控阵雷达来说意味着凭空多了几十公里的电缆,一方面是成本和体积不可接受,另一方面,这样高密度的线缆之间也会产生非常强的干扰。”

“所以目前的通行做法是,将相控阵天线划分为一系列的子阵,在子阵内部的单元继续采用移相器,而在子阵之间使用实时延迟线。”

“不过对于大型相控阵天线来说,划分子阵会导致视场内产生很多子阵级的栅瓣,造成天线副瓣升高,总之最后取舍出来的结果就是目前这种120°扫描角的单面天线,各方面性能都可以接受……”

“……”

毕竟是在雷达领域浸润了大半辈子的资深院士,一番解释深入浅出。

就连跟在旁边的张洪飚都觉得自己听懂了個七七八八。

至于常浩南……

实际上,在王晓模刚讲没两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起来,前段时间开研讨会的时候,霍鹏华曾经提到过一个相同的名词。

也是用一定长度的导线来弥补不同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只不过最后……

好吧,还没到最后。

不过,至少目前是已经被光纤给取代了。

当然,在那个激光加工设备里面,换光纤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单纯的减小信号延迟。

弥补信号相位差只是捎带手的。

来都来了,干脆一起换上。

但类似的思路似乎可以被引入到雷达上面——

这一次,不只是单纯用光纤取代电缆。

而是采用可编程的光学延时单元结合微波光子移相器形成光波束形成网络,完全实现由光电信号对天线阵元进行相位控制……

常浩南的思考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寒风打断了他的思绪。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浩南同志,你刚刚……是想到什么新的思路了?”

王晓模一脸关切地问道。

他倒是没往雷达的具体技术层面去猜,毕竟常浩南虽然展示过信号处理方面的知识背景,但此前几乎没有插手过雷达本身的研发。

因此只是以为常浩南对于预警机的后续发展路线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是有些灵感,不过暂时还不太完善……”

常浩南点了点头:

“等我这次回去之后,在理论层面上计算一下,如果结果比较乐观的话,再跟王院士您讨论好了。”

事情的轻重缓急,他还是能分清的。

王晓模是工程院院士,职业生涯也基本都在解决工程应用层面的问题。

眼瞅着明天就是交付仪式,现在把一个甚至不能称为思路,最多只能算是想法的事情告诉给王晓模,除了让对方心如猫挠以外,并不会带来什么实质上的帮助。

还不如把想法完善一下,至少拿出一个完整的理论计算结果之后,再去商讨此事。

不过,王晓模却从常浩南回答的字里行间中猜到了一些端倪。

既然后者提到了“理论计算”,那很明显,刚刚说的灵感绝不是预警机发展路线这种大面上的事情。

而是跟具体技术相关。

try{ggauto();} catch(ex){}

至于是什么具体技术……

王晓模当然还不知道。

不过,既然常浩南没有直说,那他也不准备强行刨根问底。

有些时候,保留一些好奇心或许更好……

各自预判到了对方预判的二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然后暂时结束了这个话题,并排向前走去。

只留下二脸懵逼的张洪飚和梁绍修二人,在寒风中凌乱……

……

第二天。

3月25日,上午九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