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2023.11.14)(2/2)

读书是一种好的避风港,用其占据心灵,想象力的土壤便不至于太失肥力。读书又似种植,幼时耕种老时收获,越酝酿越香浓。好了,就如此吧。

读技巧书与解读书,不如直接泡在原著里吸收精华。这句话我赞同。也就如同我写的这些东西不值得看,但值得写是一个道理。

写一个人快乐,从自己内心来说,里面有能说的快乐与不能说的快乐,能说的快乐是表现出的精神上的积极性的被调动,不能说的快乐则是一些小心思,如某些被误解的暗示与潜在的可能。

读书要记录笔记和思考痕迹。当然。

内心经历过波澜,才会变得波澜不惊。

这样的大招好费内力啊!

不是一片水里的鱼,难道还需要费力辨认不成,当然不是说不可以,只是说这个过程的阻碍会有些惊人。凡事都要从多个面评估才行,一味硬冲也可以,只是若不是真正地喜爱,我拿什么能量冲呢?

这个,上次没实现的实现了。靠百度永远的神啊!可以在edge上玩4399啦!

沉舟侧畔千帆过嘛!不吸取前人的教训是不行的。那其实也很简单啦!无论多么确定的事都要留一定的余地来处理突发情况,否则,一旦发生问题就只能干瞪眼啦。

选择登陆地点,要保存自己,完成任务,土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天气要温和,维度不能太高,失败的成本太高昂了,要认真选呐!

虽然我这里有很多叠起来的小信封,但是不要觉得好奇就拆开它,你一定会失望,这些都是我写的小片段备忘录什么的,怎么可能是情书呢?

这么说来,我即便不为别的,也要为了搜集素材去经历新的事物,怎么感觉像是找到了做坏事的借口而变得异常兴奋了呢?

一个人的情感或语言在一小段时间内摇摆不定,他一定是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不断输出自己的推测。当然没必要批判,这是在标准不过的了解事物的过程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只是要记住实事求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