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汉军分兵(1/2)
“……今我皇汉改正朔,易服色。继绝世,脩废职。始安王躬行天罚,西进以图伪晋;河内王懿德仁厚,东征而扫群贼。太仓业业,仓储靡穷;军威赫赫,河洛是震。以此虎豹之师,临彼孤危之城……”
刘粲的大军沿着黄河缓缓前进,中途每行不几里,就停下来暂歇。自从到达洛阳之后,刘粲沉迷酒色已久,今日突然不知怎么改了性子,偏要听战场的檄文。随行的武将哪里懂得这些,只是从军中俘虏中揪出几个晋人文官,强命他们作出一篇急就章。
晋人文官们慌慌张张地拿出早已拟就的檄文,在军前颤颤巍巍的念了一番,虽说文笔尚属雄壮,但被这几个学究读出声来,总是没那个气势。
“好了,下去吧”,刘粲摆了摆手,让那文官退下去,随即回顾身边的将士,突然觉得这群人庸俗之极,不解汉学之妙意:“我看这些晋人文章写得不错,先前如何不广发檄文,以显我大汉天威呢?”
一旁的副将呼延朗当然心中清楚情况:一般说来,发檄文是为了震慑、安抚附近的民众。但经过自家军队先前几度劫掠,自洛阳至荥阳一百余里已是连人烟都见不着,这个时候再发檄文可谓无用之至。
但话可不能这么说,他只好赔笑着说:“殿下的威严,那些伪晋群氓早就听闻过了,现在都自发让道,来成就殿下的战功呢!此时再发檄文,也不能锦上添花了。”
刘粲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钻入牛车之内,拢住身旁最宠幸的歌姬,手伸出帘外,向前做了个手势:大军又要向前进发了。
呼延朗心中早骂了一百遍,这个未来的单于,祖先的弓马才艺一窍不通,却尽沉迷于这晋人的花花世界——这些绣花枕头,济得什么事?何况这家伙喜怒无常,朝令夕改,自己与其说是他的副将,倒不如说是伺候他的宫女。
大军迤逦前行,军队分为三部:走在最前的是刘畅部的杂胡军五千人,如果这些匈奴人懂得现代汉语,就会把这些鲜卑和杂胡称作炮灰。而刘粲身旁的主力五千人,则和杂胡前锋隔了约有两里路程——刘畅毕竟放心刘粲这个活祖宗不下,所以将精兵全部安置在刘粲身旁。最后是赵染带领的前晋军七千人,现在都驻扎在洛阳城留守。
“吁——”
大军在前方停住了,刘粲的车夫也赶紧长啸一声,挽住缰绳。
“怎么了?”刘粲掀开小巧的窗帘,露出头来,不耐烦地问。
“前方有快信自荥阳城送来!是后将军转来的。”
所谓后将军,正是此次担任先锋的刘畅。
难不成是李矩来下战书了?刘粲拿到竹筒,上面封漆已经说明竹筒被打开过了。他皱着眉头,有些烦恼,又有些兴奋:烦恼的是刘畅这个家伙还在把他当孩子看,连这种信件也有拆开查看一番;而兴奋的则是,终于有仗要打了,自己总算可以结束这无聊的时光。
他摸着帛书,刚刚读下去几行,手就开始抖起来,脸色也渐渐发红。一旁呼延朗看出异样,伸出手臂,欲言又止,最后才轻轻地问:“荥阳的战书中写了啥?”
“不是荥阳”,刘粲从牙缝中吐出字来:“千刀万剐的赵染,竟然趁我们东征,勾结桓景,占了洛阳自立!”
呼延朗大惊失色——丢了洛阳,可以说就是断了补给。他勉强克制住惊慌,长舒一口气,这才缓缓地问:
“莫不是李矩的缓兵之计?”
“不”,刘粲故作沉思状,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据城自守,这倒像是赵染那墙头草能干出的事情。皇父早说过赵染那厮不可信,没想到竟然如此轻率就叛乱了,真是自取死路。”
“那么,我们要不要等后将军过来会师后,再进军洛阳?”
try{ggauto();} catch(ex){}
“兵贵神速”,刘粲不怎么亲自带兵打仗,但兵书多少读过一些:“现在赵染那厮立足未稳,我们应道打他个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