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好消息(2/2)
try{ggauto();} catch(ex){}
按照新军先前和石勒交战的惯例,一般对于俘虏,都会先进行一番审判。有罪大恶极者斩首,有奸淫抢掠者则押往砀山去作苦工。王仲坚显然是认为,这些俘虏也需要按照先前的流程好好审判一番。
“不必了,他们也是被张平强征而来,并非出自本心。”桓景望向河面,淡淡地说:“除去俘虏的武器。将伤员放回去。”
王仲坚瞪大了眼睛:“桓司马,这可万万使不得呀。敌军俘虏不经审判也就算了,为何还要放回去,难道不怕被他们看穿了虚实?何况,您不是说过,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么?”
桓景轻声咳嗽一声,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不过之所以将俘虏放归,他心中还是有数的。
“张平军粮少而人多。现在将俘虏放归,张平不仅要喂饱这些人,还要操心医治。但我们反而得了个仁慈的名头,岂不美哉?”
王仲坚应诺而去,桓景望着他的背影,正瞟到他微微摇摇头,叹了口气。
将士们不理解这样的命令是自然的,桓景心想。俘虏确实应该放归,不过倒不是因为和王仲坚说的那样,为了一个仁慈的名声。
张平本来就不信任这些强征来的士卒,现在放回去,势必会让这些俘虏和营中的士兵相互猜忌,甚至大打出手。那么只要等待几天后的好消息一到,敌军势必自然瓦解。
只是这种腹黑的考虑,就不要让将士们知道了。
战场的寂静持续了五天。五天以来,张平营垒中偶有小股军士试图突围,但都被新军营垒和船队的弓箭逼退。桓景天天拿着千里镜观察着张平营垒中的动静,只发现敌军的布置越来越频繁,似乎主帅已经颇不耐烦。
但新军将士们也憋得厉害,他们一再请战,但桓景总是推说不是时候——他在等一个消息。
十月三十,陈县县城外,新军已经围了张平六日。此日大雾,似乎和过往的五日没有什么不同。
像往常一样,桓景在清晨独自骑着马溜达,来到营垒南面眺望。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好消息,那么大概就是在这两天了。
雾气之中,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桓景抬头远望,隐隐见到一队骑兵。骑兵渐渐接近,领头的果然是那个熟悉的光头大汉。他一望见桓景,就勒马不前,回头向身后的骑兵大喊:
“桓司马!是桓司马!”
身后的骑兵在马上吹着口哨应答,雾中是一片欢声笑语。桓景策马缓缓向前,微笑着说:
“董昭兄弟,等你们的好消息已经几天了!祖公进展如何?”
大汉仰天拍手大笑,胯下战马不安分地高高昂起前腿,震得露水从铠甲上抖落下来:
“桓司马,祖公已经率骑兵拿下了上蔡城,汝南各地坞堡主,听说张平被困在陈县,又见燕赵之士悍勇无比,无不望风而降。”
“此番可有信物带来?”
桓景刚说完话,心中便觉得自己有些多此一举:既然是祖逖行事,必然周全无比。
“祖公早有考虑了”,董昭在怀中摸索着,翻出一方小巧的印章:“上蔡城中,张平那家伙的印绶还没有随军带走,都被我们收入囊中!桓司马您拿着这印绶去,张平那厮必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