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先急国家之所急(1/2)
“足下先前可是太学博士?”桓景想起来,这个刁协可谓是个老学究,就不妨以老学究的方法来说动他。
“正是。”
“那好,我们来谈谈历史。当年秦失其鹿,汉高祖不过一亭长。从何时开始,他才能成为可以和项籍抗衡的力量呢?”
“当在其西入关中之际。义帝有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在汉高祖入关之后,才开始打起了闭关自守的主意,后来就有了鸿门宴。”
这一回答正如桓景所料,如果不是刁协这种老学究,还真不会对“先入关中者为王”看得那么重。
“而与此同时,项籍却在收编秦军旧部,准备行废立之事,所以大失众心。也就是说,要像汉高祖那样,先急国家之所急,然后才能得到天下人的威望。”
“你这是要说明什么?”
“我要说的是,现在的情形,也与楚汉相争时同理。”桓景越过刁协,直视琅琊王:“自司马伦篡位以来,天下大乱已十余年矣!如今天下的大义就是扫清贼寇,恢复故土。谁能扛起北伐的旗号,先急国家之所急,谁就是天下的领袖。”
琅琊王微微抬头,明显有了兴趣。
“但江东未定……”刁协正欲反驳,
“刁老,先听桓内史说!”琅琊王喝道,这是桓景头一回见到从事中郎们被琅琊王打断。随后他向桓景伸手,示意继续说下去。
桓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
“在下不妨把话再说得明白些:现在天下纷争,群雄并起。琅琊王您论正统不及长安的秦王,论兵力不及王浚,论智谋不及刘琨,看起来在群雄之中也并非出类拔萃,这样下去只能困于吴地,做个守家奴。
“殿下难道就只欲到死做一个小小的琅琊王么?”
“你……”见桓景如此不敬,刁协又欲斥责,然而被琅琊王拦住了。
桓景知道琅琊王已经开始动心,于是继续侃侃而谈:
“但殿下并非毫无希望。现在秦王想要自立为皇太子,王浚在北方听说想要称帝,而刘琨则正在研究音乐,没有一个想要安定中原,恢复北方。如果由殿下您发起北伐,大义名分就在殿下这边。”
听闻桓景对刘琨的评价,作为刘琨的使节,一旁的温峤微微有些不快。桓景没有理他,继续说:
“皇帝被胡虏劫持了又如何?只要殿下您有了大义名分,就是晋人真正的领袖。北方之人久思晋室,我们以殿下的旗号北伐,中原百姓又敢不箪食壶浆乎?”
琅琊王身体前倾,问道:
“北伐能够得来大义名分,孤早已知之。但江东未定,是有燃眉之急,而不能救城门之火也。”
“我猜殿下您是指江东的豪族,还有从北方来的流民?”
琅琊王不言,只是点头。一旁的从事中郎们也露出为难的神色。
“北方流民我可以带走一大批。但要是江东长久安定,就需要北方有人能够收聚流民。如果我们不北伐,又如何能够收聚流民呢?
“至于江东豪族,不过见风使舵之辈,且各自为政,不足为虑。一旦北伐大势已成,琅琊王连胡虏都能击败,这些宵小又如何敢兴风作浪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