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范阳流民帅(1/2)
望着祖逖,桓景只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仿佛面前的中年人通体上下都发着光:此人竟是祖士稚?而祖逖竟然听说过自己在豫州的事迹?
在旧时空,桓景就是祖逖的脑残粉。在他稚嫩的中二时期,不仅将祖逖本传背得烂熟,还写过两手歪诗,什么“幸得舞剑待闻鸡”之类的,来激励自己备考时早起。
可此时,祖逖本人就站在他面前,他却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连腿也有些发软:这可是这个时代独一档的人物,只要劝说他早日北伐,将其迎进豫州,而自己则作为北伐先锋,中原何愁不能统一,天下何愁不定?
在原时空,祖逖凭借司马睿给的区区千余士兵,也能发展出一支数万人的队伍,肃清河南。现在光自己就能给祖逖万余人,陈军、谯国两郡之地作为根据地,还有粮草无数。这样一来,祖逖可以比历史早数年开始向更北方进发,那么或许就能挽回原时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
唯一让他懊恼的是:为何先前记不起祖逖就在京口呢?自己要是早一些见到自己的偶像该有多好。
而祖逖看不到桓景的心理活动,见他微微发颤,还以为是刚刚从船舱中出来,还有些晕船,赶忙扶起祖逖:
“桓内史若有不适,请去客房中一坐。”
“不必,我还清醒”,桓景努力打起精神,“祖祭酒,我想起一事,有求于你。”
“但说无妨。”
桓景心里已经豁然开朗,前日纠结许久的豫州刺史人选的问题已经再无悬念。原时空的历史和当下终于产生了交汇——难道还有比祖豫州更加适合做豫州刺史的人选么?
“我请求祖祭酒您来当我们的豫州刺史,并邀请你们全体部众以谯地为基地北伐,打回老家去!”
祖逖呆住了,四周众流民没人应声,都停下了奔忙的脚步,空气中一片寂静,只能听到船帆在空中翻动的声音。
难道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北伐吗?难道是他们在担心缺少粮草?或者是担心没有朝廷的支持?桓景脑袋急速思考着,他之前已经无数次预演过自己和祖逖的会面,准备好了说辞,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刘聪和长安行台在雍州相持,石勒遁逃北方,可中原晋人群龙无首,互相残杀,亟需一个统一的领袖,是为天时。
“豫州土地平旷,足以供养数万大军,向北可以吞兖州直抵黄河,向西可以收复故都洛阳,南边沿着淮河可以不断从后方获得补给,是为地利。
“琅琊王需要与长安行台争夺正统,必然会愿意表足下为豫州刺史。虽然谈不上能有多少兵力上的帮助,但粮草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交易得到,是为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正是北伐的良机,只要有人站出来,举起北伐的旗帜,统合晋人各势力后,那并州的刘聪、冀州的石勒不过各据一州之地,又怎能和一个团结的中原相抗衡呢?
“谯国虽小,愿为北伐前驱!请诸君勿疑!”
桓景停顿了下来,期待着众人的回应。但意料不到的是,啜泣声好似疾病一般蔓延开来,随后号哭之声漫山遍野。搬运物资的船工放下了船货,蹲在河滩上,掩面痛哭;手握长矛的将士扶着矛杆,望向北方,抹着泪水。
方才的沉默只是因为错愕,没有想到有人竟会提出北伐的事情。听闻此事之后,一个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却像儿女一般号哭!
数年间汇集此地的河北、青州壮年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已久,原以为北方局势已经糜烂,此生再也不会回到故乡。但想不到今日还会有一个人,从北方而来,告诉他们,北伐还有机会,中原还能得到拯救。无论谯地是否如桓景所说的那样能够提供粮草,但他们是再也不愿逗留在京口,像盗匪一样生活。
祖逖靠近桓景,将大手搭在他肩上——这个鬓角斑白的铁汉也已经是泪流满面:
“我祖逖虚长足下快三十岁,今日才发现自己逗留江东,只是在逃避现实。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