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乞活军营中(2/2)
“他们怎么会有如此改变呢”
“这就要带你去看我一位朋友了。这营帐里面就是。“郗鉴指着他们左侧一顶不大的帐篷。
他俩掀开帐篷,往里面探了探。一个年轻校官在案前坐得笔直,就着傍晚的微光和烛火,正阅读着手上的书卷。
“郗主簿,有什么事吗?”那人只是用余光打探了一眼帐篷外,并没有抬头,目光仍聚焦在书卷上。桓景发现,他喊的还是郗鉴在京城中的官职,看来是老朋友了。
“白云坞桓坞主来了。你们也算是老熟人了。”郗鉴笑着回应。
那校官一愣,待抬头看时,不禁睁大了眼睛。原来这校官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涡水河边被桓景活捉的李头。
“从前我们还差点大打出手,没想到居然也会有并肩作战的一天啊。听说你治军不错,是个大才。”桓景作了个揖。
“那里那里,鄙人败军之将而已。”
他们三人开始攀谈起来,原来郗鉴从前在京城辞官闲居时,为了找点事干,曾经在自己家里教些古书。而李头当时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夫长,也有好学之心,于是慕名来听郗鉴讲左传。
“但是那群乱兵,怎么没见到你有办法约束住呢?”桓景犹豫了一下,还是问起了他的疑惑。
毕竟之前乱兵给他的印象过于深刻,如果按当时的情形来看,李头显然没有能力约束住他的士卒。
“此一时彼一时。乱军都是骄兵,我从前不过是一个百夫长,他们不听调的。但是乞活军不一样,陈川资历老,他说的话没有人不听。而侥幸将军还算信任我,所以能够用法度来约束。”
好的将领如果没有威望也无法成事。或许不擅长立威是这人的一个弱点。
他们又谈及当下的局势,“现在樊雅看来是打算固守了。李校尉,以你的判断,这下一步应当怎么走呢?”
“当下我军众而贼军寡,我军粮少而贼军粮多。不知坞主听说过司马宣王的故事吗?”
“大致了解一些。”
“宣王擒孟达的时候,面临的就是类似的情况。那么其实也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急攻。我已经劝过将军兵贵神速,要尽可能快地赶赴战场。但是上次将军在你们坞堡前丢了大脸,他这次说什么也要准备完全才出发。”
“原来是这样。”
没有想到上次鸽子坞的事件后,陈川居然吸取了教训,只是做得有些过头了。
“不过即使现在稍晚了些,也足够对贼军造成惊吓了。你来得正是时候,我军今天夜里就打算突袭。”
这么大的事情,陈川居然连他这个盟友都没告诉,桓景不由得吃了一惊。
“我们白云坞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
“陈将军判断你们经历围城已经没有什么力量了,不过如果你自己觉得有余力,可以出坞堡一战。现在告诉你们倒也不用担心泄密,毕竟贼军已经来不及准备了。”
桓景望向郗鉴,郗鉴也微微点头,他俩心照不宣,赶紧结束了话题。
除了营帐之后,桓景让郗鉴带着骑兵队绕到坞堡西北等他的信号,他自己赶忙返回白云坞。
击败樊雅这事,一定要有白云坞参与。否则其他坞堡主就只知道白云坞被乞活军所救,转而投奔乞活军了。自己的斧手和骑兵养精蓄锐已久,都是冲击型的力量,在战场上必然能够给出决定性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