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不解其意(1/1)

踏入甄府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这府邸,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甄家与刘备共谋天下、繁华梦起的见证。刘备环顾四周,赞叹之情溢于言表:此府邸,真乃人间仙境也!大气中不失温婉,华贵里透着雅致,既有北国的豪迈,又兼具江南水乡的柔情蜜意,令人叹为观止。

甄家,自中山郡无极县起,便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刘备的庇护与扶持下,光芒更盛。其商业版图横跨南北,财富之巨,足以撼动国本。甄俨引以为傲地介绍道:主公,此府邸之构建,全仗子扬先生妙笔生花,他将南北园林之精髓融于一体,既保留了北方建筑的庄重,又巧妙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细腻与灵动,使得这府邸既有商贾之家的奢华,又不失世家大族的深厚底蕴。

言语间,一行人已步入府中。只见假山错落有致,亭台楼阁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每一处雕梁画栋,皆是匠心独运,细节之处尽显奢华而不失雅致。小桥流水,清澈见底,鱼儿悠闲游弋,仿佛能听到岁月在这里轻轻流淌的声音。

此处,不仅是甄家的栖息之地,更是我们共谋天下、书写传奇的起点。 甄俨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刘备点头微笑,心中暗自思量,这不仅仅是一座府邸的辉煌,更是他们并肩作战、共创辉煌的记忆之所在。

如此场景,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在每个人的心中缓缓展开,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份超越物质、直抵心灵的华美与和谐之中。在那幽深的紫禁城影绰之下,仿佛连空气都布满了锦衣卫织就的无形之网,世间万物,在这密不透风的注视下,悄然失去了藏匿的缝隙。而这支神秘莫测的力量,竟是由那位仁德与智谋并重的蜀汉之主——刘备,亲自执掌其舵。

想象一下,甄俨,一位富甲一方的商贾巨擘,正站在他精心策划的府邸前,这府邸,是他不惜重金,欲打造为甄家世代荣耀的象征。每一砖一瓦,皆蕴含着他对家族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许:“我曾散尽千金,只为将此地,镌刻成甄家不朽的丰碑,让后世子孙铭记,生活的艺术,尽在于此。”

然而,在这辉煌背后的阴影里,刘备那沉稳而深邃的目光已悄然降临。大殿之内,龙椅之上,刘备轻抚长髯,语气温和却又不失威严:“甄兄,你我虽非骨肉,却胜似兄弟。你言人之一生,衣食住行四字足以概括,但在我看来,你的追求远不止于此。家宅之华丽,确为锦上添花,然‘满招损,谦受益’,某些时候,低调亦是智慧。”

甄俨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成功,都离不开刘备的暗中扶持与庇护。这份恩情,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是对甄家的恩赐,也是潜在的约束。他强作镇定,试探性地问:“主公此言,莫非甄家近来有何行差踏错之处?”语气中难掩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刘备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温和与安抚:“甄兄多虑了,甄家上下勤勉尽责,深得民心。但树大招风,你家生意之繁荣,已如日中天,不仅照亮了冀州的每一个角落,也难免引来一些不必要的注视与议论。”

甄俨的心不禁一沉,刘备的话虽未直指问题,但他已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压力。他意识到,甄家虽富甲一方,却也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靶心,尤其是那些同样在商海中浮沉,却难以望其项背的同行们,更是心生嫉妒,暗流涌动。

“主公,甄家自当谨言慎行,不负所望。”甄俨躬身行礼,心中却已翻江倒海。他深知,刘备的提醒,不仅仅是对甄家一家的告诫,更是对整个商贾群体的一次警示。在这权力与财富交织的复杂网络中,唯有保持谦逊与谨慎,方能行稳致远。

于是,甄俨开始着手调整家族的商业策略,不仅加强了内部的自我约束,更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回应刘备的期许,同时也为甄家赢得了更多的民心与尊重。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日在锦衣卫的隐晦注视下,刘备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在晨光微露的甄府议事厅内,甄俨的声音掷地有声,仿佛每一字都镶嵌着忠诚的印记:“自那日誓师追随皇叔以来,我甄家便如舟行大海,紧随舵手刘备之规,不曾偏离航道半寸。”

然而,当刘备轻描淡写地吐出一句:“甄家啊,是被‘金海’淹没了吗?”这突如其来的“钱太多”之论,让甄俨的眼中闪过一丝愕然,仿佛晴空突现惊雷,不解其意。

刘备的目光深邃,缓缓铺开一幅烽火连天的画卷:“冀州铁骑,以天子之名,挥师青州,铁马冰河间,英魂陨落无数。战争,这残酷的舞者,从不吝惜任何生命的舞步。”他的话语中,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新朝初立,邺城之内,国库空虚如野,连为勇士们缝制荣誉之袍的丝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刘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冬日里的一缕寒风,直透人心。

甄俨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不仅仅是金钱的考验,更是对忠诚与智慧的双重试炼。他仿佛能听见那些未寒的英灵在呼唤,也感受到了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主公,甄某斗胆一问,此番朝廷所需,是温柔的请求,还是铁血的征召?”甄俨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深知,每一个字都关乎甄家乃至整个商界的命运。

刘备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甄俨的赞许,也藏着几分深意:“非征非讨,乃是共赴国难之邀。昔日,商贾齐心,共筑皇城,彰显我辈之责;今朝,再聚财力,慰籍英灵,亦是彰显我辈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