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1 第一部分完结反思(2/2)

try{ggauto();} catch(ex){}

祂在大纲一开始的角色定位是侦探的假想朋友,最亲密的不存在之人,就像福尔摩斯游戏系列里的Jon(不是John)一样。但在稍微思考后,又觉得这么一个设定不太利于成长路线,毕竟,人格成长的终点必然是假想朋友的消失。

于是乎,在正式大纲里赋予了祂一个最虚无缥缈但又的确存在的身份--邪神碎片。

然后,顺着这个念头继续想下去,整个1-3部分的剧情,伏笔和叙诡框架忽然就完全定型了(或许是过了个灵感)

最后,来聊聊整体。

预言和命运是贯穿全文的一条大线。对于一本小说来说,必定实现的预言才是好预言,不论以何种形式。无法打碎的命运才是好命运,即便打碎了,它也必然会以另一种形状引致同一个终点,而打碎的过程被称为自我感动。

侦狂全文预计由8到10部分组成。我是社会派推理的爱好者,同时也非常喜欢白井智之那种极尽荒谬和极致理性的混合物(推荐<而那个女孩被煮死在二楼>和<迷幻侦探>),以及东川笃哉的幽默本格(鹈饲杜夫系列和鲤之洼系列都是心头好)

然后,很遗憾地,侦狂和它们都沾不上边。要说是设定系的话,它的设定太随便了,而且推理部分往往只占小单元。还是就这么归类为悬疑就好。

(真希望能够多少沾染上一丝东川先生的幽默感)

而作为大背景一直悬在头顶上的“夜晚谋杀案”和“烈日谋杀案”的真相,一定也会在什么时候水落石出的吧,嗯。

嗯,就这样吧。

第二部分开头让我单更几天,适应一下双线节奏,如果可以的话,积累一点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