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赵氏女子(2/2)

老郎中捋了捋胡须,“且说那赵家女子伺候自己的婆母,足有一年时间,累得筋疲力尽。刘涵在这一年之中也在泾河县和颖川县之间来回无数次。可惜,刘寡妇的身体迟迟不见好,甚至还病得更重了……”

try{ggauto();} catch(ex){}

某日一早,刘寡妇就挣扎着来到了族中祠堂,告诉族长,说自己的儿媳因为没有照顾好儿子和婆母愧疚难当,在加上这一年来连续操劳,今早竟因心疾之症也撒手人寰了!

族长听了这话,大惊失色,竟颖川县的赵家虽不是高门大户,却也是个书香门第,更何况刘氏一族现在正有几个人准备科举,要是被人知道族中的新妇竟被活活拖累死,恐怕也会名声受损。

他气得大骂刘寡妇:“嫂子,你可是糊涂!早就让你放自己的儿媳归家,你却贪图有人照料,迟迟不肯!眼下我们怎么向赵家交代?再者,族中少年即将科考,出了这等事难免会苛责刘氏刻薄寡恩!”

这时候,刘涵也来了祠堂,正听了族长和刘寡妇的对话。他笑着上前,告诉族长:“族叔不必烦恼,赵氏女子固然命薄可怜,可是她这一死,倒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这女子是是不计较丈夫病弱,愿意嫁到刘家,而后甘愿照顾婆母,积劳成疾。这等贞烈孝顺之事应该上达天听!’”

族长当然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大喜,也不像以往那般厌恶着刘涵,堆笑道:“贤侄说的有理,此计甚妙!如此可向朝廷申领贞烈牌坊,为赵氏女子树碑立传,到时候也可以惠及族中子弟。泾河县百余年来已经没有这等传奇之事,这件事定是要上报朝廷的!”

刘寡妇听到族长和刘涵这般说,没有任何意见,只等着族长向朝廷申报自己儿媳“贞烈孝顺”的事迹。

老郎中说完以后喝下了最后的一口酒,笑眯眯地看着崔珏,“这位远道而来的先生,这件事你可明白了来龙去脉?”

崔珏点了点头,“我倒是明白了!看来这位赵家女子的确是个好姑娘,只是她这婆母略显得有些不厚道。可即便如此,这牌坊倒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哪里就会让人泼了污血?”

老郎中眼睛半闭,嘟囔着:“这我可就帮不了你,你若想继续查下去,就得靠你自己了!”

这时,天已经晴了。

崔珏看了看碧空如洗,又看了看已经打上呼噜的老郎中,心里微微一动,悄然退出门外,将房门紧紧关好,向泾河县城中走去。

走至半路,他便看到那两人多高的牌坊立在县城门口,上边的血污似乎被洗刷过。可是这血污已经渗在了汉白玉中,所以洁白的牌坊一侧隐隐发红,看起来显得格外吓人。

崔珏仔细盯着这牌坊,除了血污,并没有发现其他异样。他随手拦住了一个挑货的脚夫,问道:“敢问这位小哥,刘氏宗祠在哪里?”

脚夫看了看崔珏,问道:“你可是从外地来的?”

崔珏点了点头,“正是!在下乃是江湖游医,到贵宝地寻药,所以想向刘氏族长请安问候。”

脚夫又端详了一遍崔珏,似乎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对,伸手指了指不远处,“喏,那里就是祠堂!族长平时就在后巷的宅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