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既涉名与利,便惹是与非(2/2)

try{ggauto();} catch(ex){}

随着修为境界的提升,马骥的饭量也同步增长,所以他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向来积极,当即放下这件事,急忙忙取了餐具飞速赶去。

到了饭堂时,马骥见里面人已经不少。

不经意地游目四顾之下,他又发现一桩古怪之处,似乎有不少人有意无意地偷看自己,目光中的神情各不相同,有的是钦佩,有的是艳羡,又有的却是嫉恨。

马骥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万松书院”最重礼法规矩,“食不言,寝不语”正是其中一项,此刻也无法找人打听消息,只能自顾自走到摆着几个大号木桶和木盆的桌子前,依次盛出里面的米饭和菜肴,填满了自己明显比旁人大出几号的餐盒。

要说“万松书院”的伙食当真不错,米饭是上等白米,菜肴是一荤一素一汤,虽然大锅饭的味道不可能太好,却已远远超出寻常人家的生活水准。

他端着餐具到了一张空桌子旁坐下开始用饭。

在人前终究不能和家中一样自在,总要讲究点风采气度。

因此,马骥虽吃得一点不慢,但一双筷子耍得上下翻飞,不断将饭菜送入口中,却又丝毫不给人粗鲁不文之感,反而带着点说不出的优雅潇洒。

在速度的加持下,尽管他开始吃饭最晚,又比旁人多吃了一倍以上的饭菜,却依旧和大多数人一起吃完,收拾了餐具随人流出门。

出了饭堂之后,一个十八九岁年纪、锦衣绣服的青年忽地转回身来,向着走在后面的马骥拱了拱手道:“龙媒你这一次青云在望,我等要提前向你道喜了!”

这青年唤作沈聪,是仁和县知县程谟内侄,与马骥同列十八上舍生之一,也是马骥扬名前在杭州城中最负盛名的才子。

平心而论,这人的才学确实是有的,但心胸不免有些狭窄。

自从马骥进入“万松书院”后,他便将之视为最大的威胁,明里暗里几次设计想让马骥出丑堕其声名,却都被马骥设法化解。

仁和县与钱塘县同在杭州城内,虽说沈聪那位当仁和县知县的姑父还管不到钱塘县,但马骥总不免有几分顾忌,所以暂时只采取守势。

但马骥心中自有底线,若有朝一日这位沈公子越过这条底线,他也不是没有断其爪牙的勇气和手段。

此刻马骥见这老对头笑容和煦,心中登时生出几分警惕,面上却同样是一片骀荡春风:“敏之兄何出此言?小弟实在有些费解。”

沈聪也不管马骥是当真不知还是装模作样,依旧做出亲切笑容道:

“龙媒何必如此惺惺作态?昨夜你那一首《西湖偶题》经韩玉堂之口在‘邀月楼’传唱开来,竟有幸被微服访查民情的新任学政顾大人听到。恰好他准备在三日后于钱塘江畔的‘望江楼’邀见杭州府各书院的山长,又准许各位山长带两名弟子出席。因为这件事,顾大人已点名让你和玉堂赴会。如此机遇,难道不是可喜可贺?”

马骥这才知道韩骐那家伙逛青楼居然还能弄出如此事情,当真是傻人有傻福。

除了韩骐这吊车尾的存在,如今马骥和沈聪等十七名上舍生都已考取秀才功名,都准备参加今年的秋天的乡试考取举人功名,若能提前入了执掌一省文教的学政大人法眼,其中的好处自是不言而喻。

此刻马骥在在明白事情缘由的同时,也隐约猜到沈聪主动找自己说话的目的,当即做出惊喜之色拱手道:“竟有此事,小弟事前确实丝毫不知。前日返家途中,玉堂用一味‘宋嫂鱼羹’从我这里换了那首《西湖偶题》,本意是拿去博美人一笑,却不想会有此收获。”

沈聪闻言,心中连连暗骂“狗屎运”,面上却换了一副诚恳之色:“这固然是一件天大好事,却也有一点不妥。龙媒也知玉堂兄虽是位赤诚君子,在学业上却稍稍落后诸位同窗。若是在学政大人面前进退失据,丢得可是咱们‘万松书院’的颜面。依小弟拙见,咱们大家不如一起向山长进言,另择一位品学兼优者与龙媒一起随山长赴宴,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说到最后一句时,他已提高了音量,不理马骥而征询周围众人的意见。

众人先安静了片刻,彼此眼神交流,脸上神色变幻,不知哪一个略有含糊地道:“如此……倒也并非不可,毕竟个人得失是小,书院荣辱为大。”

此言一出,登时引得大家纷纷出言附和:

“是极是极,韩玉堂去了也是出丑,倒不如让机会给旁人。”

“只看他至今尚未返回书院,便知他无心学业,有何资格蒙学政大人青睐?”

“韩家钱财人脉俱全,既能进得书院,便不用担心解试,原也用不着……”

眼见得众人越说声音越大,神情也越来越兴奋,沈聪暗叫一声“大势在我!”随即再次向马骥郑重拱手,神情也愈发诚恳:“龙媒既为事主,便请将我等心声转告山主,我等皆在此静候龙媒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