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一系列问题与掣肘;仿制品的出现(1/2)
罗符竭力劝阻周某人不要惹是生非,回去之后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何必闹得不好收场呢?
“确实,那样也行,但效果肯定不好。”
“哎,非要大张旗鼓嘛……”
周长风拒不就此回去,二人来到了街角停着的两辆黑色小轿车旁。
几个侍从人员和亲兵很配合的行礼,接着拉开了车门。
随后,两辆汽车起步拐弯后驶到了应天府官署大门前,略作减速就不管不顾的冲了进去。
不速之客的突然到来让众人为之一惊,周长风指名道姓的让府尹过来,他有事要质询。
可如果想维持继续建设,那就入不敷出而出现赤字,常见的对策就是发行公债和多印钞票。
“周待诏竟是为此事专程而来啊,怠慢了怠慢了,咱们去屋里详谈行不?”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像程政端这样的官员说起话来密不透风,严丝合缝揪不出毛病。
周长风放弃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大闹一通的打算——平心而论实在是有些心累。
大明的钢铁工业存在原料供应的限制,受限于中國铁矿石资源的先天弊病——贫矿多、富矿少,显著影响了冶铁炼钢的生产效率。
返回平常办公值房以后,周长风郁闷了一小会,随后小酌两杯,开始审阅桌前堆积的两沓卷宗。
问就是在办了,能不能办成不知道。
周某人的兴师问罪让程政端感到莫名其妙——别说三、四天了,官府办事走流程都不止这点时间,何况应天府并未收到来自上元县、江宁县的上行公文。
由于大明宝钞和大明通行官票滥发的历史教训,朝廷对多印钞票这个对策表现得神经过敏,竭力避免,生怕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哪怕它其实是可行的手段之一。
“不抽,现在回本土了,夫人闻得出来。”
消息来源是德国人,据说他们已有多辆坦克因此被击毁,德社战争委员会下达了紧急命令指示前线部队为坦克增设额外防护来应对。
“这样,今明两天,先把基本的调查做好。”
过多的军费开支是沉重的负担,将会影响正常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运转。
既要保证军力又要保证经济建设,可又因各种掣肘与限制而放不开手脚,显得束手束脚的。
“习惯就好。”她甩手收拢了折扇,轻描淡写地说:“做你份内事去,天底下又不是只有伱一个明白人在操心。”
作为后发工业国,大明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来到尾声时搭上了末班车,虽然表面上基本追平了西方,但学科体系和技术的底蕴仍然存在差距。
“统统砍了!”
在皇帝这里他还瞧见了统计完毕的上半年各项报表,单从数据上来看相当不错。
另一个对如今大战有直接影响的是对大规模战争的经验匮乏。
知道的真相越多越让人担心,周长风觉得自己恐怕也要忧心忡忡了,不免好奇朱泠婧是怎么做到淡然处之的。
至昌三十九年,财政支出计划为282亿圆,因为战争爆发军费飙升至188亿圆。
周长风还真挺想见识见识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说出这么不切实际的荒谬提议。
论古典战争,中國的动员效率和水平无疑是遥遥领先,但那终究是过去的辉煌,近现代战争中该如何更彻底的发掘国家力量,这是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学问。
“可不比你,人家只管份内事,官场之上多做多错。”神态轻松的朱泠婧轻轻晃了晃折扇,“凭你可对付不了那帮油滑的家伙,做好你份内的事便是。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但不是一蹴而就。”
这导致许多官兵的女友或未婚妻选择提笔写下分手信,最典型的说辞就是这样:
「若是殉国倒也罢了,可要是负伤而残,活着,少了腿、没了胳膊、瞎了眼,那往后该怎么办呐?我真的好怕,不敢想象……」
幸亏攻占瓦胡岛的后续战斗进行的较为顺利,民间沸沸扬扬的说法并未成真。
罗符生怕周某人在这里当众发火,急忙抢先道:“有程同知看着,这事想必能妥善解决。”
至昌三十八年,财政支出计划为255亿圆,其中军费96亿圆,还有平定日本的额外军费31亿圆。
周长风闭上眼想了想,自言自语道:“三个月……半年,好像差不多,时间对的上。”
仅安南王家空军就订购了230架战斗机、54架俯冲轰炸机、72架轻型轰炸机、25架运输机,用以补充南亚次大陆一系列战斗的损失。
今年半年间已经发行各种公债61亿圆,但是并未全部认购,还剩约7亿圆未得认购——尽管胜利不断涌现,百姓欢欣鼓舞,但大家手头的余钱真的不多。
“看起来工作效率有待提升啊。”周长风笑了笑,和颜悦色地说:“态度很好但没动作又有什么用?”
一名同在场的经略待诏沉吟道:“不好说,我们也想两全其美,可如此发掘与动员势必要让经济建设减缓的,谘政院八、九月份的争论重点就是预算削减与否,又或者加印钱钞。”
“嗯,准了。”若有所思的朱泠婧又接着挥手笑道:“去谘政院吧,正是你出风头的时机,看看能否服众。”
“陛下,这些数据看着是挺好的,应该继续维持下去。”周长风又看了两眼,将报表放回了御案。
正因如此,实际上大明钢铁工业主要还是依赖本土开采的低品位铁矿石,否则要是能足量供应优质原料,钢铁产量还能多不少。
英法两国是在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付出数十万伤亡以后才开始临时抱佛脚的改革、完善一塌糊涂的军人抚恤与伤残待遇制度。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朱泠婧吟了一句《兵车行》的名句。
“毕竟是社稷大事,还是头一回,不慎重不行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