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捕麝不是简单事(1/2)
“这里,带着呢!”
余秋江指着包裹里一个大大水壶,“浓度很浓,我试过,喷到鸡身上,几个小时动弹不了。”
“好,这个一定要带好。”
曼陀罗是一种有毒植物,但用曼陀罗的叶子泡水,就有麻醉的作用。
这边人阉割动物,经常会用到。
其实还有一种东西也可以,但是不方便找,而且特别昂贵,那就是天麻。
相对于曼陀罗漫山遍野都有,对肝阳,祛风通络很有效果的名贵中药天麻,则喜欢生活那种阴湿地方,最好是有腐烂物质存在。
为啥呢,因为天麻是一种伴生植物。
它必须依靠别的生物一起生存。
所以它没办法,只能选择跟着适合自己种子发育的一些植物走。
天麻后世一斤最好能卖到千把块,即使到这个年代,也是稀缺货,估计卖个二三十块一斤,一点问题都没。
猎捕麝,和猎捕其他动物不同。
麝必须要活捉。
如果一旦麝死亡,麝的香腺会快速萎化,导致能取到的麝香会非常小,并且效果也差很多。
并且,更是有很多性格很刚烈的麝,临死前会将自己的香腺直接吃掉,让人空手而归。
所以,猎捕麝一直是个很不容易的事情,一般猎人即使知道价格昂贵,有利可图,也懒得折腾,就是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太低。
余秋堂让准备好曼陀罗水,就是为了给弩箭浸泡,让弩箭射中麝的时候,它不会特别疼痛,从而快速吃掉自己的香腺。
这也是山里猎人的不传之秘。
余秋堂还是跟教他红拳的师父那里学来,以前也没告诉过任何人。
一来担心被人都学会,附近的麝能被捕杀个干净。
二来,也怕有那些不知死活的人,都想去碰运气,结果困死在山里,成为野兽口粮。
余秋堂仔细翻看两人带的东西。
不时低头沉思。
帐篷是必须品,帐篷里面覆盖毯子,被子也是首要考虑因素。
麝的活动范围很广泛,不同食物的麝生存空间不同,其中以松萝为主要食物的麝,更是生活在海拔两三千米。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会下降0.6摄氏度,即使地面温度还有十几度,等爬到相对高度,估计也就剩下几度,甚至会到0度以下。
保温就显得格外重要。
山里最怕气温突然变化,一旦失温,那就危险了。
网子和绳子,同样重要。
网子用来捕获,麝很反感人直接触碰它的身体,因为会使它气味发生变化,等到弓弩射中,需要用网子将麝兜住,直接装进筐子里完事。
绳子则是作用很多,如果遇见难以攀登的位置,可以帮着绳子下探,也可以互相拉,如果一旦下雪迷路,还可以用绳子彼此拉着,防止迷路。
筐子和袋子都是装野物的容器。
麝要放到筐子里,若是顺便搞到其他野物,或者珍贵的药材,都需要用袋子装。
还有哨子,负责在山里联系。
山中空旷,哨子的声音能传出很远。
他们进山后,不可能一直在一起,必须要分开蹲守或者搜寻麝的下落。
麝除了孩子是幼崽的时候还会成对出现,正常情况下,都是孤单生存。
它们胆小机敏,对气味的嗅觉又非常敏锐,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就会立刻逃之夭夭,并且更换活动范围。
除了这些特殊用具,剩下的就是各种食物,水,药物等等。
然后就是枪。
虽然捕猎麝无法用到枪,但因为要去高山,将会直接面临更多危险的野生动物,顶级的捕食者。
豺狼豹猞猁等等。
枪主要起个震慑作用。
麝是一种很弱的动物,这些猛兽都是它的天敌,有它们出现的地方,必然会出现这些坏家伙。
“好,没啥问题,等下上山时,我多背一些,到山上之后,原子主要负责背东西,你力气咋样,撑不撑得住?”
余秋原笑道:“不知道啊,反正一百斤的粮食袋子,我能一口气扛几十个进院子,咋样?”
“勉勉强强,”余秋堂拍拍他的肩膀,“山里肯定要比平地费力点,到时候量力而行,也要注意节约力气,可不能像峰子第一次进山那样,开始风风火火,还没走到三分之一,人就累的不行。”
“嗯嗯,堂哥,我就听你的,你让我走我就走,让停就停,你多教我就行。”
“好。“
余秋堂很满意,不懂没关系,关键是要听话。
这次的风险大,最怕愣头青,搞不好把大家都害了。
这次没有找王浩峰去,也不是没有这方面原因,他没有彻底把握,能带着王浩峰个冒失鬼游刃有余。
将东西重新打包,余秋江对余春菊简单交待几句,三人的便踏着晨色走上去山里的小道。
余秋原脚步轻盈,开始一直想走在前面,但被余秋堂喊到中间走着。
山里风大,抵抗风力也是一种消耗。
余秋堂属性好,自然是没有什么负担,余秋原初来乍到,放在中间能节约很多力气,余秋江耐力也不错,充当队伍的押尾。
开始余秋原还会问些问题,但慢慢也不问了。
三人就像是沉默的苦行僧,只是疾步向前,等到天亮的时候,已度过上次搭建的树干桥。
刚好这边是橡树林和灌木丛的交界处,中间沼泽位有大片的地方没有树木,可以看到天空。
余秋堂走过树桥,抬头看看天,面露无奈。
早上走的时候,天上还能看到启明星,他以为今天是个大晴天,还比较庆幸。
可走着走着,就看到东方出现红云,顿时心里有点忐忑。
朝霞满天,雨落漫川。
这说明,今日有可能下雨,甚至下雪,反正不会是个清朗天气。
只能抱着侥幸继续前行。
结果走到现在,天上的云层已经很厚,可以说是阴云密布,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丧失。
“怎么了?”余秋江和余秋原分列两旁。
余秋江背上背着一把弩,还一个大包裹,手里还提着余秋堂的长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