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情报有误(1/2)
第323章情报有误
袁熙战阵冲锋的本事,可能连二三流的将领都不如。
但他有一项特长。
防守。
这是在北新城被活活逼出来的,虽然看着那三年毫无建树,但却带给他不少宝贵的经验。
黑山军的兵士们在头目的催促下,一个个争先恐后翻过一人高的木墙,还未站稳,就被长枪钉死在墙上。
这个高度是经过精心计算的,身穿盔甲带长兵的兵士很难翻进来,第一批进来的,全都是衣着轻便,携带短刀的,被幽州军长枪克制极狠。
只这一个照面,翻进墙的上百黑山先头兵士,便全军覆没。
袁熙指挥身旁士兵,将倒地的黑山兵士用长戈勾了过来,以防尸体堆积。
于氐根见势不妙,忙指让兵士退了回来,让其绕着木墙奔跑,寻找薄弱之处。
黑山兵士们刚转身跑动,木墙缝隙中大大的箭孔之中,要么射出一支支羽箭,要么捅出一根根长枪,黑山兵士们猝不及防之下,接连惨叫着受晒地。
于氐根见了,血气上涌,他上山前也没想到,山地之间的遭遇野战,会变成营寨攻防战!
这么恶心的战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是第一次亲身面对袁家凶虎,这才猛然发觉其所带领的幽州军,和自己预想的完全不同,他这辈子也打过不少仗,但从来没见过,有人接战前就采用这种乌龟战法的!
袁熙见外面的黑山军慌乱异常,心道这不是兵员素质的问题,而是后勤辎重的差别。
后世所谓堑壕战,白了也就是利用掩体遮蔽,对进攻的敌人形成不均衡的压制。
而汉代也不是没有这种战法,袁熙先前用过的车阵,就是其中一种。
但大部分时候,要形成这种局面,需要大量器械,之所以在野战中少有采用,是因为制作器械,砍伐木材,需要大量的工具和工匠,若没有充分的准备,很难看到效果。
袁熙现在用的这种近乎栅栏的简陋营寨,其实也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正常来,数内是建不成这么多营栅的。
而袁熙却是做到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一事上,他精兵简政,将自己麾下的兵力控制在万人以下,就是为了将节省出来的兵力钱粮的花费,用到了准备大量的工具上。
从伐木的锯子斧头,到挖土的铁镐,这些宝贵的铁,在其他诸侯那里宁愿用来多打造几根长枪。
但袁熙却不计代价,给每个兵士至少配合两把工具,这样全军动员挖土伐木,方能在短短的一两之内,建立简陋的营寨。
而工匠一事,则是放在了兵士的日常训练上。
兵士不仅要训练行军打仗,还要识字并学习技能,每日以什伍为单位,讨论学习,这样下来,每个士兵都有了基本的学徒知识和技能,对于打仗工具的制造,都能做到独当一面。
这便是袁熙练兵的目的,不仅是强身健体,锻炼武艺,还要开化头脑。
有的将领喜欢找忠厚老实的兵士,不喜欢脑子太活的兵士,害怕其心眼多不服管教,但袁熙不这么认为。
这样的兵士,只会机械执行命令,在通讯基本靠吼的战场上,若是编制打散,便很容易变成无头苍蝇,导致局面崩盘。
袁熙觉得,人既然生来带了一副大脑,不好好利用,实在太可惜了。
要让其受几年正规义学,学会多少多少字,像真正的工匠一样掌握多少技能,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先做到一点,其实并不难。
让其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袁熙当初练兵的时候,就对兵士们提出了一个要求。
好好想想练兵时,将领的每个命令有什么目的。
如果不明白,就回去互相讨论,直到能出一个让其他人信服的答案。
其实袁熙这个问题,就是精通兵法的士人去答,也未必能对,这种题目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但袁熙的目的,就是要让兵士养成思考的习惯,如今看来,已经是在战场上看到了效果。
像利用障碍地形杀敌,和队友配合牵制,遵照敌人疲弱处攻击,这些东西甚至不用人指挥,这些兵士自然而然就会寻找机会去做。
他们正将练兵获得的知识,在战场上进行验证,从而提高自己的战力!
于氐根也开始发现不对了,这幽州军极其狡猾奸诈,能偷袭的绝对不正面迎战,能占便夷绝对不会放过机会。
这样下去,自己这支先军就要全部葬送在这里!
他只能期望东南方一支由黄龙带的骑兵,能绕到眼前敌人背后偷袭,解开自己当前的困境!
但他此时不会想到,黄龙这支从道翻出黑山,想要截断幽州军粮道的骑军,此时已经和阎柔的骑兵遭遇了。
双方此时正打得难解难分,混战在一起,黄龙已经处于下风,自顾不暇,别截断粮道,就是全身而退都成了奢望!
黄龙骑在马上,用木盾遮挡着对方射过来的箭支,极为憋屈。
try{ggauto();} catch(ex){}
对方怎么会知道自己这支骑兵的出山之路,提前埋伏?
袁熙见于氐根那边已经阵势大乱,心道这样下去,怕是这一仗要完胜了。
他已经得知,黑山军还有一支骑兵从南面路出山,作为应对,他提前派了阎柔去堵截。
打仗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情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