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时机成熟(1/2)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九十七章时机成熟最新网址:“喝!”
于禁大吼一声,一刀斩在对面兵士的脖子上。
敌兵捂着脖子踉跄后退,鲜血从指缝中喷洒而出,让于禁瞬间想起小时候杀鸡时的场景。
那兵士身体摇摇晃晃,颓然倒在地上。
于禁抬起手中的环首刀,上面已经是缺口斑驳,几乎不能用了,刚才那一刀,几乎是纯粹用力气砸出的伤口。
他站在城头上,环顾四周,徐州兵都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身后曹军兵士已经纷纷跟着爬了上来。
兵士们翻下城墙,砍死把守城门的最后几个军士,将城门拉开。
“城破了!”
曹军士兵们大声呼喝着,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于禁坐在城头上,看着城里烟火四起,哭喊惊叫声不绝于耳,突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
济北相鲍信活着的时候,明明不是这样的。
于禁先前是鲍信下属,鲍信是泰山郡阳平人,于禁是泰山郡矩平人,两地相隔不过百十里。
中平元年,黄巾之乱时,鲍信招募了于禁,一同讨伐黄巾。
从那时起,于禁就一直跟着鲍信,直到初平三年,鲍信为救曹操战死。
自那之后,于禁被举荐给曹操,拜军司马,初平四年攻打徐州后,又被拜为陷陈都尉。
于禁知道,曹操也算对自己不薄,但这次攻打泰山郡,让于禁心里纠结得很。
当看到自己领的同乡青州兵,挥刀砍向自己家乡的平民百姓时,于禁还是有些茫然。
他站起身,看着城里的百姓四处逃窜,叹了口气,觉得疲倦突然间侵袭了身体。
他回头看向曹军大营,里面曹军见华县已破,营寨大开,有几支先前攻城退回的军马,开了出来,看来是准备屠城了。
于禁摇了摇头,正待下城,却听到大营之中,传出了鸣金收兵的声音!
几支部队登时又退了回去,于禁连忙让卫兵进城,喝令军士先行搜捕敌军,暂缓屠城。
他疑惑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过一会,大营之中奔出一匹快马,传令于禁速速回营。
等于禁赶到曹操大帐之中时,发现几乎所有的谋士和武将都在了,气氛异常凝重。
曹操坐在上首,面色阴沉,面前的桌案上的铜盘酒器,都被其扫了一地,众人皆是面有惶惶之色。
此时一人开口了。
听到戏志才的声音,帐下诸人解释松了一口气。
他开口道:“明公勿忧,事情尚有挽回余地。”
“如今文若守兖州治所鄄城,仲德已经急去东阿范县,元让已经从东郡回援鄄城。”
“此三地不失去,明公可速召尚在即墨的子孝将军南下合兵,赶回兖州,速速平定反乱。”
于禁这才听明白过来,兖州出事了?
而且听戏志才这口气,除了三城,其他城都丢了?
他大惑不解,兖州士族,不都是支持明公的吗?
曹纯发声道:“这急报肯定有误!”
“陈留太守张邈,怎么会背叛明公!”
于禁一惊,张邈也叛了?
这怎么可能!
按道理说,就是自己叛了,张邈也不可能叛啊!
张邈,名士八厨之一,泰山郡寿张人,也是鲍信于禁的同乡。
其素来和曹操交好,又与袁绍有隙,袁绍曾让曹操杀死张邈,但曹操并未遵从,反而顶撞了袁绍。
而且去年攻打徐州的时候,曹操临走前把自己的妻子都托付给了张邈。
两人如此关系,张邈怎么会背叛曹操?
于禁听到这消息,第一反应就是,绝不可能!
然而于禁看帐内诸人的反应,这消息应该是确实了的,不然曹操也不会如此失态。
他突然想起了明公的传言,颇感讽刺。
裴注《孙盛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如今明公也被人负了啊。
夏侯渊摇头叹息,“孟卓也就罢了,公台是怎么回事啊?”
于禁发懵,陈宫也叛了?
那可是自明公起兵就一直追随的心腹,咋回事?
戏志才神情凝重,“公台是个大麻烦,其中关键应该在温侯身上。”
随着众人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于禁这才明白兖州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留太守张邈,并曹操帐下谋士陈宫,迎立温侯吕布,兖州诸郡士族群起响应,如今只剩三城未叛!
于禁脑中现出了一句话,成也士族,败也士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