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科技转化迫在眉睫(2/2)
中午的时候,破天荒樊教授带着邵咏奇和季东来到餐厅吃饭,季东来好奇的稳了一句。
“我们那时候的大学都在西北,讲究的是埋头铸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那时候说的就是我们。所以金庸的我几乎都看了,很有深度。”
“你们这代人更多的责任是把军用技术民用化,很不错,你现在做到了。我们发展科学技术最终的目的也是这个。当下我们民用领域和军用领域都已经发展起来了,需要更多的你这种科班出身,勇于探索的人。”
“市场上的商人我看了,大半都是盲从。然后把某个行业作死,对于新技术新领域接近无视状态,这是不对的。光是我们研究所现在就有很多专利已经尘封好多年了没法转化,我们的企业每年还要花高昂的专利费给国外。”
“你好好做,让企业多转化我们的专利,让更多的国人受益。我们这帮人研究一辈子的东西不是想要带到棺材里面去的,所以你们尽管做吧。真的需要协助,我们这些老家伙尽量给您提供技术支持。”
说到技术转化,樊教授心中也有很多不愉快。
绝大多数技术的开发都是先军后民,这没错。但是有些只是简单的运用了一次,就没有继续往下延伸的空间了,因为仅此而已了。
如果合理的转化,其余的研究就可以继续了。
做新项目就要重新和上面申请资金,然后重新立项,重新做更多的预算。
这种循环非常封闭,在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如此。
其实大可不必,在一些发达国家,产学研早就做到了合理的配置。国内只有清北这种级别的高校做的不错,有自己的科技转化工厂,哈工大这种高校同样如此。
即便这样,仍旧有大量的及累计专利需要转化民用,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来做。
面对樊教授,季东来不敢有半点的违抗,对方说什么季东来那边答应什么。临走的时候,樊教授给季东来那边拉了一个单子,顺便把这边需要转化的技术专利也交给季东来一份名单。
剩下的事情就是季东来投入的时候,光是一个六西格玛车间就让季东来咂舌,别个不说,各种条件的达到堪比建设一个标准光学试验室。
“日企电子厂几个西格玛?”
拿着各种需要购买的材料清单,看着下面的数字,季东来和赵树影坐在一起,眼睛干涩内心流血。
“三个西格玛!”
“卧槽!”
“大写的卧槽!”
要进行新的技术尝试,季东来不得不忍痛各种投入,进入手里的资金开始源源不断的朝着新的方向流出。
冯春宝作为纳米打印机压印芯片技术项目发起人,季东来让对方作为副手,具体施工和项目进度监督交给了甘平。
樊教授那边派来的六个研究生全部给冯春宝这边配备到实验室,研发中心这边抽调二十个人,技术中心那边单独建立一个部门,从航天科工和哈工大那边招聘的专业人才时时刻刻给冯春宝的部门进行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