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的一年忙起来(1/2)
又是一年元旦,陈林几个兄弟在女人们出了月子后,还多照顾了一段时间。
自孩子和女人们状态都稳定后,其实陈林他们就更多把精力放在了事业上。
其实女人们早就想赶他们走了,原话是思华和晓华说的,说生第一个没你们帮啥忙不也过来了?哪有那么矫情。
然后陈林几个兄弟就放心的滚了。
陈林和东东要顾两个地方,更是忙得飞起,好在手下小兄弟都能独当一面了。
亏得陈林之前忙不过来的时候没有死心眼,学会了找人分担。
这其实是当老板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大老板。
陈林和这几个从厂里出来的兄弟,其实一开始不会这些的。
心态上一直是这玩意儿自己做了就行了,请人不是浪费钱么?
后来还是陈林反应过来,告诉兄弟们必须培养人才了,不然就靠兄弟几个,一辈子不能整多大的摊子。
兄弟们接受陈林说的,但心里其实还是别扭,简单说就是心态还没扭转过来。
陈林只好给画更大的饼,说以后越做越大难道都亲力亲为啊?
周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十多个人的活,你咬咬牙能干,那几百几千呢?你人工智能啊,要机械飞升还是怎么的?
兄弟们不明觉厉,什么鬼东西,说的听不懂呢?
但好在基本逻辑是听懂了,也都在厂子里干过,几百人的厂子也没见厂长还在干一线的。
于是兄弟们早早开始为扩大规模培养人才。
其实都还是晚了,好在陈林抽风,一下子拓展两个市,其中一个还是省城。
这才一下子锻炼出来六个小的。
其中关于六个小的的血泪史就不多讲了,因为一讲陈林都觉得自己不是人。
不过这段经历肯定能成六个小的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就是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出生在普普通通甚至贫穷的家庭,普普通通的学习工作生活一辈子。
家里的关系顶天认识个村长,然后亲一点的亲戚混得最好的是省城进厂的。
本来没钱没关系,自己也准备普普通通的过完一辈子就算了,毕竟家里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如果有一天,突然遇到事了,你想挣扎一下,用盆地话说,想板个命。
你会发现,你连挣扎板命的机会都没有。
那种绝望,是真的会让人麻木的。
这六个小的上辈子怎么样不清楚了,但就目前看来,这辈子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陈林和东东忙的两地跑,怎么可能让其他兄弟闲下来。
再说饼都画出去了,总要估摸着执行吧。
再说了,五哥这边的兄弟们陈林也说好了有更刺激的东西啊。
这才是所有人都忙得脚不沾地的原因。
孔老二的的车队要操练起来了,尽管没有车队,也没有司机。
但五哥这个生力军进来了呀,手下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简直是完美契合。
这下车队和司机一次性完美解决。
五哥他们做事能力上更是刚好匹配上,90年代开货车干物流,这不是江湖什么才是江湖。
而且还是正经拿着营业执照混江湖,用省城那帮人的话来说,这叫合理合规的混江湖!
孔老二的江湖梦,这次必须实现了,一切都非常完美。
陈林打算直接顺便把快递干起来,而且先期先打算把孔老二五哥他们派特区去看看。
那边正好有人搞这个,让他们好好学学。
特别是五哥他们,金盆洗了手了都,别啥习惯都洗掉了。
别到时候想着是正经生意,就畏首畏尾。
去特区好好学学姓王的怎么干的,金盆洗手了可以,但别把那股气质和看家本事也一起洗掉了。
而且现在咱有证,照章纳税,一切合理的不得了,放开手脚干就完事儿了。
提前少走三十年弯路,买小区当保安的事儿先放放。
这个事做起来,二三十年后不管继不继续干,都是大买卖。
就这么早开始干,这么厚的本钱,这么多的人手。
不说别的什么制霸全国,至少省里得干出名堂吧。
到时候继续做也行,卖个几十个亿也行,这弯路再怎么算都有走头啊。
管管和连长呢,饭店得扩张了。
餐馆干了一年下来,很多人有事请客都来下馆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