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大汉日报(1/2)

“掌控舆论的桥头堡?”蔡琰也算是当今时代来说,少有的大才子了,虽为女儿身,但是要是论学识,少有人能媲美,学富五车,博学多才。

但是很多时候,她总能从李桓身上学到一些新的词语,得到一些新的理解。

“舆论?”

蔡琰问:“是民心吗?”

“民心是民心,舆论是舆论!”李桓摇摇头:“这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他解析了一下:“当然,这两个词语也分不开,有时候得学会把舆论控制好,才能得民心,比如你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却不能让百姓知道,自然就得不到百姓的支持,这么说吧,明明我们所制定的一项政策是好的,但是传下去,到了百姓那里,执行的时候,中间出了一些差错,就变得不一样了,危害了百姓利益,百姓到时候就会怨朝廷,我们的政策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比猛虎还要可怕的苛政……”

“还有,那就是民意即天意,可朝廷如何能知道民意如何,有时候欺上瞒下之辈太多了,朝廷未必都能明察秋毫的,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所得到的民心,就是恶意,那么应对就不一样了,掌控舆论,不仅仅是让百姓知道朝廷,也要让朝廷知道百姓……”

“这就是百姓不知朝廷,朝廷不知百姓,欲得民心,必互相皆有了解!”蔡琰倒是有些明白了:“而我们掌控好舆论之后,就能够让百姓了解朝廷,也能让朝廷明白百姓的想法。”

“差不多吧!”

李桓点头。

“那该怎么做呢?”蔡琰有些头疼,这些划时代的知识点,让她很多时候都是懵的,大多数时候,脑袋转不过弯来了。

“简单!”

李桓沉声的说道:“我们搞一份邸报就行了!”

邸报最早出现就是在汉朝,西汉时期就出现了。

大汉之前是没有的。

这还是大秦的基础建的好,秦始皇虽然没有千秋万世,但是他做的很多政策,都影响了两千年的封建时代,比如,书同文,车同轨……

秦朝在官道的修建上,那可是跨越了时代的,秦官道的修建,直接把天下六国给彻底连接起来了,这也是为什么秦之后,天下没有回到战国时期,而是有了大一统的汉朝。

承接秦朝时代,大汉在修路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这也就是导致了,大汉时期的驿路通畅,驿路通畅就加强了中央集权,朝廷中枢把地方给连接起来了。

后来为了能更好更早的得到朝廷政令的传达,各郡甚至各县也学的精明了,开始在两汉京都长安雒阳这些地方设置郡府官邸,官邸从朝廷得到一些政令文件传达,立刻就从驿路把这些消息送回自己的郡县去,第一时间保证朝廷的政令能在地方执行。

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就被称之为邸报。

这时期的邸报,就真的只是一种汇报的消息而已,到唐朝时期开始,邸报才开始发展了一下,如同后世那种内参一样,把朝廷的一些政策和朝廷的风向给刊登上去,传达各州县,局限在官府领域,不对外。

“邸报”蔡琰斟酌了一下,有一些沉思,脑子里面迅速的转动起来了,不是她不够聪明,不管是理解能力,还是动手能力,她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想要跟得上李桓这种穿越者的思绪,那是根本不可能,两千年的差距呢。

“现在咱们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发展的都挺好的,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在民间办一份能让天下人都看得到邸报,不是一个大问题……”

李桓开始细细的和蔡琰解析起来了:“比如说,咱们弄一张双开,和这个小桌子差不多大的一张纸,然后在上面刊登一些朝廷的动向,政令,近期发生真实的事情,等等消息,然后直接销售出去,按照这成本来说的,十文钱左右,如果以后成本可以降下去,五文钱这样……另外邸报上,咱们留下一些板块,欢迎百姓来稿,把百姓想要说的,也刊登出来了,道理不是一言堂,不辩不明,不实践不真实,怎么要充分的了解百姓的心态,就要把这渠道给保护好了……还有,邸报销售,要覆盖每一个县城去,最基本的一点,要让所有读书人,都知道朝廷的态度,政策,这样才能更好的和他们进行沟通……”

邸报一开始办起来,其实针对的还是读书人,毕竟普通百姓,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文盲,这邸报出来了,怎么解析,还是读书人的一张口。

最少未来的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李桓都离不开士林的支持。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