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奶牛(2/2)
上海城中的建筑物除了寥寥十余栋葡、英时期留下的欧式建筑外,大部分皆为东方传统民居和汉州现代建筑,若不是街道上有大量的印度土著人的存在,置身其中根本就感受不到是来到了异域他乡。
try{ggauto();} catch(ex){}
齐国殖民印度已愈八十多年,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殖民战争,已经在该地区树立了绝对的统治力。虽然,到目前为止,齐国尚未完全征服和吞并整个印度次大陆,但在这个地区绝对是属于主宰地位,齐国人更是成了高高在上的上等人。
马车夫是一名在上海出生的印度土著,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在接到李延良一行人时,表现得异常谦卑和恭敬,甚至在李延良和曹煊登上马车前,他还非常贴心地用衣袖使劲地擦了擦马车踏板,唯恐怠慢了尊贵的客人。
李延良一身高级军官的服饰,让他从心底里生出一股畏惧和敬服,以至于在迎接对方上车时,腰背弯得更低,言语也更加谦卑。
这可是来自齐国本土的大人物,万万不能轻慢了!
“二哥到了上海后,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李延良扭头看了一眼小叔和几个堂弟挤上了另一辆马车,随即笑着朝曹煊说道:“我这边还需要到驻屯军司令部、广卫总督府以及上海地方衙门打个照面,顺便交接一下任上的诸多军务,怕是短期之内无暇照应你了。”
“无妨,延良只管去忙自己的军务。”曹煊摆了摆手,客气地说道:“未来几天,我正好带着几个伙计先好生考察一下上海和广卫地区的商业情况,琢磨着从哪个方面着手。待延良空下来之后,我再将得到的诸多信息说与你听,帮着我参详一番。”
“我一个军人,如何能为二哥参详贸易之事?”
“延良谦虚了。”曹煊笑着说道:“在帝国境内,不乏大量军人出身的商业巨头,比如最负盛名的铭盛行,创办人涂绍烈就是一名退役军官,短短二十多年,便发展到那般规模,让人钦佩不已呀!以延良之才,若是不在军中就职的话,在商海中亦能有一番大作为。”
“二哥谬赞了!”李延苦笑着说道:“我呀,只会战阵杀敌的手艺,这辈子也就只能在军中厮混。若是闯荡商海,怕是亏得裤子都没了,徒让小曦母子几人跟着我吃苦受累。”
“哈哈……”曹煊闻言,不由大笑起来,热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延良目前在军中的资历和陛下的情分,就算是躺着做生意,也会财源滚滚,大发利市,如何会亏得裤子都没了呢?”
李延良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做反驳。
相较于做生意,赚取丰厚的利益,他更喜欢战场上挥斥方遒,率领军队攻城略地,征服一个又一个强劲的敌人。
这才是男人所最为畅意之事!
诚然,就算他没有与陛下私人之间的情分,就以他身为昭信校尉的军官资历,不在军中继续服役,那也会引来众多贸易商社和工厂的青睐,获得一份待遇极为优渥的职位。
无他,就凭他十余年各地任职和军中积累的人脉关系,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为贸易商社或者工厂主带来大量的生意。
其实,在李延良看来,从事印度进出口贸易,若是不求暴利,根本不需要他这个人脉和关系,只要有一定的资金,能在本土拿到稳定的货源,顺顺利利地运到印度地区,就能赚取不菲的贸易利润。
经过数十年的殖民征服,齐国已全部占领或控制了印度东西海岸所有的贸易港口,再加上绝对优势的海上力量,整个印度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皆在齐国的掌控之下。
在奥朗则布时期,印度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贸易额占据了全球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七,更是全球棉织品最大的输出地。
但随着齐国加大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已经使得整个印度地区的经济状况日显“颓势”,几乎成为齐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倾销地和原料生产地。
齐国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一次又一次的贸易遏制政策,以及巨大的贸易剪刀差,疯狂地掠夺积累了数百年的印度财富。
为了扩大国内棉纺织品的出口规模,减少国际竞争对手,齐国不断打压和削弱印度地区的纺织产业,人为设置各种贸易障碍,逐步摧毁了其纺织业,使得数以百万计的纺织工人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手段。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齐国资本势力就竭力扩大棉花、黄麻的生产,把从秦国进口的棉花和亚麻,逐步转到印度殖民地来生产。
绍宁十一年,齐国殖民事务部、对外贸易事务部以及移民部联合发布通告,允许齐国人去印度占有土地,直接经营种植园。
这样一来,许多齐国人来印度直接投资经营种植园,种植棉花、黄麻、蓝靛、咖啡、橡胶等经济作物。从此,自印度输出的原料开始明显大幅增加。
1710年-1735年间,棉花的输出额从一万五千吨增加到四万二千吨。
1715年-1725年的十年间,黄麻出口额从不到十万元增加至八十万元,大米和小麦等谷物输出总值也从不到一百万元增加到四百二十万元。据粗略估算,在印度从事棉花、黄麻、蓝靛、咖啡等非谷物类的种植园工人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
印度原本是一个构筑在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的地区,印度的手工棉纺织品曾经输往波斯、东南亚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结果,待齐国控制并垄断了印度的贸易进出口权后,齐国工业品像洪水一样地涌入印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两地之间的贸易额,但却不可抑制地摧毁了当地脆弱的手工业。
齐国人所操控的海关对从汉洲本土输入印度的货物皆予免税或课以极低的进口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