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落后的回鹘人(2/2)
“还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
夫君的话语打断了她的好奇心,让小清清委屈地撅着嘴,她不服气道:“一定是弟弟。”
李玥抱着自己的女儿,“对,一定是弟弟。”
两位婶婶又将家里收拾了一番。
“还要做一些新衣裳。”
“以前小清清穿不下的衣服可以给孩子穿。”
“嗯,能省就省。”
“还要再收拾个房间出来。”
“这间偏房就不错。”
……
婶婶们的话语声不断,她们很是上心。
以前女儿快出生的时候就是这样,她们现在还是这般。
朝中又送来了奏章,回鹘又派了使者来长安城,他们接受了大唐朝的管辖,并且愿意一起修建天可汗大道。
自汉以来回鹘人就是北方游牧人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经过汉魏之后,到了隋朝时期,回鹘的势力已经扩大到了伊犁河流域。
这支在贝加尔湖以南的部落,在前隋时期迎来了巅峰,谁让他们现在遇到了天可汗。
回鹘往后每年都要向大唐朝贺,献上牛羊,在张大象和许敬宗安排下,他们按照每年回鹘人盈余的牧场每年收三成的牛羊作为朝贺。
正威风的天可汗手上没有多余的银钱给回礼,只是给盐与书卷回礼给回鹘人。
李世民给了吐迷度可汗的名号。
回鹘有了大唐承认的地位,在漠北也有了他们自己的地盘,从高昌,到现在西突厥,乃至东突厥,这些统领各地的各族子民的可汗,皆是天可汗的臣子,拜大唐为上国。
许敬宗与张大象派人修建瀚海都护府,自此大唐的管辖范围向北一直扩张到了贝加尔湖以南。
对回鹘人来说,盐是他们喜欢的,也是他们想要的。
但书卷就另当别论了,自汉以来,霍去病征服了匈奴之后,留下来的回鹘人也会用汉字。
文字这种东西对现在的回鹘人来说还是很遥远,他们并没有写书信与文章的习惯,文明的落后程度远不及现在的大唐。
所以张阳觉得李世民给他们书卷,是希望能够用中原的儒法来教化还显野蛮的回鹘人,这是教化突厥人开始的过程中,顺便尝试教化一些回鹘人。
在张阳看来回鹘人拿到了这些纸张书卷,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说不定会被回鹘人拿来擦屁股。
嗯,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回鹘的吐迷度可汗就是一个不识字的人。
当一个人在情急之下,会将眼前的一切事物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当回鹘人要解手之时,没有可用之物,他们就会想到纸张的用处,并且他们发现纸张的使用过程很舒适,会继续这么做。
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了,这种事情天可汗也不会计较,已经送给了人家,哪有再追问的道理。
当年汉代的教化还没完成,中原在汉末陷入了战乱,与关外断绝了联系。
这种教化也在那时候断了延续,现在天可汗又要重新拿起这件事,殊不知没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想要教化这么一支蛮族,谈何容易。
出发点是好的,过程却是充满坎坷的。
张阳放下书卷,心中感慨这种支教事业还要继续,只有大唐越来越富强,大唐的外交力量也能越来越强大,这是相辅相成的。
再看波斯,大食人的进攻下,果然连连失守。
波斯王子卑路斯,几次想要向安西都护府的裴行俭求援。
就算是带着西突厥兵马的阿史那杜尔再骁勇,也挡不住汹涌而来的大食人。
张阳写下一份奏章,想要大唐驰援波斯的前提,就是波斯王子卑路斯必须登位成为波斯的国王,并且交出管辖权给大唐的天可汗。
这只是前提,莫名又觉得借着天可汗的威名,手拿外交权对关外诸国巧取豪夺又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忙完了眼前的事情,张阳疲惫地搁下笔,也不知道辽东的形势如何了。
李义府和大安,至今没有送来消息。
李玥踩着布鞋坐在边上,眼神带着求助,“婶婶都不让我穿草鞋了。”
“为何?”
“会着凉,可在家里还是穿着草鞋舒服。”
张阳拿起家门口的草鞋,拿入屋中打量了一番,媳妇的脚其实一点都不小,比寻常女子都要宽大。
拿出自己的工具箱,往草鞋的后跟处扎了几个洞,做了一个简易的后跟。
再将前段的鞋面用棉布盖上。
一个样式独特的鞋子就做好了。
“我管这个叫做拖鞋。”
李玥穿上试了试,眯着眼幸福地笑着,“嗯,穿着很舒服。”
等她穿着一双样式独特的拖鞋走出屋门,惹得王婶瞪眼看了许久。
“公主殿下莫动。”王婶低头仔细观察,甚至绕着前前后后看了一番,看这鞋子是用草鞋改的,倒是也能用于御寒保暖。
杨婶也过来看了看。
李玥站在原地一动不敢动,等候着婶婶的数落。
不过两位婶婶达成了共识,这鞋子穿着轻便也能御寒倒也没计较。
皇姐有了称脚的拖鞋,弟弟妹妹便也想要。
张阳经不住清河与东阳一人抓着一只臂膀,晃着手臂央求,也只好给弟弟妹妹也一人做一双。
不过这群小没良心的,天色入夜就去睡了……
张阳还在油灯下做着拖鞋,眼神酸了便闭目片刻,继续缝缝补补。
华清池边的一处小房间中,李丽质与清河还有东阳坐在一起。
房间内的油灯已经灭了,只有皎洁的月光照入。
东阳看了看主屋的灯火还亮着,便沿着大通铺爬来,其余的妹妹已睡着。
清河低声道:“皇姐,我也不想嫁人。”
面对两个妹妹,李丽质安慰着,“你们都放心,皇姐说过我们年满二十岁才能嫁人。”
“那要是父皇下旨了该如何?”东阳低声说出自己的担忧。
“当初,我也要被父皇下嫁,还是皇姐与姐夫帮着挡下来的。”
“嗯,姐夫和皇姐一定会帮我们的。”
屋内的几个小丫头眼神坚定。